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工藝
頁 碼:18/1_187
金銅時輪金剛曼荼羅
金銅時輪金剛曼荼羅
明代(1368~1644)
金銅
通高33公分
西藏洛隆 孜托寺藏
 

金銅時輪金剛曼荼羅
jin tong shi lun jin gang man tu luo

時輪信仰最初出現於印度,後經宗喀巴(tsong kha pa)大師弘揚得以廣泛流傳,現行的藏曆即以《時輪經》翻譯成藏文之年公元一○二七年為紀年之首。時輪係指時間為永恆不變之大樂法相,能使人體變為無障礙之輪,象徵因果無別。
 曼荼羅銅質鎏金,呈蓮花形。上部由八葉蓮瓣組成,閉合呈蓮蕾形,張開可見中央的時輪金剛像,主臂擁抱智慧伴侶並持金剛鈴、杵,其餘各手分持法器。左腿弓立,右腿跨出,足踏仰魔。每葉蓮瓣內部均有高浮雕眷屬像。
 圓形底座,鎏金,立面飾仰覆蓮及聯珠紋。底座上托單枝蓮莖,左右飾纏枝蓮;下方有兩身供養天人,向上仰望。蓮莖頂端為覆蓮座。明(1368~1644)清(1644~1911)時期盛行此種可開闔的蓮形曼荼羅。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