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音菩薩像 五代(907~960) 絹本設色 高96.8公分 寬65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
|
|
觀音菩薩像
guan yin pu sa xiang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圖右側榜題為「南无大悲救苦觀音菩薩」。是一幅十世紀上半葉精心描繪的作品。 觀音頂上華蓋以花形、穗形裝飾組成,兩端垂掛珠飾,兩旁各繪飛天一身。觀音戴寶冠,冠上無化佛,頭光、身光最外圈為藍色,頭光外圍飾火焰紋。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束腰金剛座上的紅蓮,雙足包裹在長裙內。其膚色、衣服敷金,以紅線勾勒輪廓,藍線勾勒雙眉及髭鬚。蓮座以暈染表現,金剛座下又有大蓮台承托。 圖左上角的飛天向上飛升,有「天仙」榜題;右上角飛天執長柄香爐,飛降而下。 觀音兩旁有二比丘,一老一少,面向主尊,雙手合十執長幡,雙肩噴出火焰,跪於方毯上。年輕比丘膚色白皙,身著橙色田相紋袈裟;年老比丘著藍色袈裟。二人服飾均貼有金箔。 此圖下方左右二隅繪二童子坐於毯上,分持青蓮花及供盤作供養狀,模樣天真。 作品邊緣為紫色邊框,上繪銀泥花紋,畫心空白處以飛散的花朵點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