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來峰石窟青林洞南口諸龕 浙江杭州 |
|
|
飛來峰石窟玉乳洞 |
|
|
飛來峰石窟第42龕彌勒佛坐像 元代(1271~1368) 石 高2.5公尺 |
|
|
飛來峰石窟第5龕盧舍那佛會圖 北宋乾興元年(1022) 石 高1.46公尺 寬1.5公尺 |
|
|
飛來峰石窟
fei lai feng shi ku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靈隱寺前,與靈隱寺一泉(或稱冷泉溪)相隔。飛來峰一名靈鷲峰,東晉咸和元年(326),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說「此天竺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因名其為飛來峰。此峰為一石灰岩山峰,高169公尺,由於雨水、地下水等侵蝕形成天然溶洞。石窟依自然地勢開鑿,分布於飛來峰山頂部及東北兩面山腳下自然岩洞內外或岩壁上,有青林、玉乳、龍泓、通天、射旭、呼猿諸洞,共有造像三百八十多尊,分為五代(907~960)、宋(960~1279)、元(1271~1368)三期,其中,五代造像十一尊、宋代二百餘尊、元代百餘尊,是中國東南沿海最大的一處石窟造像群。一九八二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代造像分布在飛來峰的山頂部和東面的青林洞。題材有西方三聖和單尊阿彌陀像。現存最早有題記的五代造像是後周廣順元年(951)滕紹宗造第10龕西方三聖像。三尊造像整體上有晚唐(846~907)風格,均坐於高束腰仰蓮須彌座上,身後有鏤空雕刻的火焰紋身光。 宋代造像大多結構完整,技法精湛,最多為北宋(960~1127)時期,規模體型較小,其中關於唐僧取經的浮雕,刻在龍泓洞內,是中國現存最早反映唐僧取經的浮雕,時代在咸平年間(998~1003)。青林洞造像約從咸平三年到咸平六年(1000~1003),主要是羅漢群像。青林洞南口崖壁上,有一龕乾興元年(1022)胡承德造的第5龕盧舍那佛會浮雕,技法嫻熟,結構完整,形象生動。玉乳洞鑿出十八羅漢及天聖四年(1026)所雕六祖像。冷泉溪南側第68龕為南宋(1127~1279)布袋和尚像,一手按布袋上,一手持念珠,喜笑顏開,袒腹踞坐,造型自然活潑,是飛來峰最大的造像;兩側環繞著十八羅漢,依山勢布局,姿態各異。 飛來峰元代洞窟的開鑿是由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伽所主持。其中題記尚清晰可辨者十九尊,多分布在冷泉南岸和青林、玉乳、龍泓、呼猿各洞周圍的峭壁上。造像形體較大,雕刻較精美,保存較好,多作密宗佛像,是飛來峰的主要造像,也是留存不多的元代造像群之一。 元代佛龕大部分是方形或長方形,頂部多呈券形或平頂。佛像螺髻為雙重,形狀高尖,額頭較寬,肩闊腰細,兩手姿態多變。手印、標識明顯,這是元代藏密造像所特有的。另一種戴五佛冠,佛裝大多袒右肩,質地較輕透,似紗質。菩薩所戴寶冠下斂上敞,紋飾繁複,佩耳璫、臂釧,亦著薄紗或袒露上身。冷泉南岸第84龕佛頂尊勝佛母像,戴寶冠,飾瓔珞,面容豐滿,神態安詳等;三頭八臂,半裸,線條流暢,刀法洗練,尤為元代雕塑之佳作。 飛來峰的五代、宋、元造像,填補了中國中原地區石窟藝術在晚唐以後的空白,對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