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十五 卷 別:繪畫
頁 碼:16/3_1113
觀音菩薩像
觀音菩薩像
十至十一世紀
麻布設色
高95公分 寬59公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木頭溝出土
德國 柏林國立博物館亞洲藝術館藏
 

觀音菩薩像
guan yin pu sa xiang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木頭溝出土。依據圖下方中央以回鶻文書寫的願文榜題,得知是供養人為祈願不再受輪迴而至涅槃所繪製。主尊觀音菩薩頭戴化佛寶冠,頭光與身光最外圈飾聯珠紋。唇上蓄小髭,二肩披覆長髮。左手托淨瓶,右手於胸前結印,身披紅色帔帛,下著紅長裙,結跏趺坐於蓮座上。蓮座雖破損嚴重,但支撐蓮座的長莖隱約可見。
 觀音頭光上方原有十尊坐佛,現存九尊,代表十方佛,每尊佛的蓮座由蓮莖支撐。觀音頭光、身光兩側有四身人物,其右側著白衣者為訶利帝母(即鬼子母),左手托起一兒,舉至面前。觀音蓮座的長莖旁有二身形較小的人物,相對而立,再外側菩薩身形較大,衣服與主尊相似。
 圖最下方榜題旁繪六身供養人,皆雙手合十。左邊三身女供養人,著白衣,外披紅色開襟外套;右邊三身為男供養人。圖中觀音的身軀以紅線勾勒輪廓,塗金的裝飾可知繪畫之精緻,其餘人物以黑線勾描,作品邊框飾排列整齊的紅色圓圈。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