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9/5_1780
|
龍門石窟賓陽洞遠景 河南洛陽 |
|
|
龍門石窟賓陽洞平面圖 |
|
|
龍門石窟賓陽洞
long men shi ku bin yang dong
位於龍門西山北部,分為賓陽北洞(第104窟)、中洞(第140窟)、南洞(第159窟),均面東。開鑿於北魏正始二年(505)至正光四年(523),北洞、南洞當時均未完工。據《魏書‧釋老志》載,宣武帝(499~515在位)即位後於景明元年(500)詔令大長秋卿、宦官白整,仿雲岡石窟在洛南伊闕山為其父孝文帝(471~499在位)、其母文昭皇太后營造石窟二所,即南洞和中洞。永平元年(508)中尹、宦官劉騰奏請為宣武帝再開一窟,是為北洞,於是形成三洞格局,前後營造十八年僅僅完成中洞。正光四年劉騰死後,由於政治鬥爭因素,南北兩洞被廢棄。 隋代開皇(581~600)、大業(605~617)年間南洞得以繼續開鑿,直到唐貞觀十五年(641)魏王李泰才將南北二洞開鑿完成,並將《伊闕佛龕之碑》改刊成為其母長孫皇后祈福的功德碑。賓陽洞外原有木構伽藍建築,金(1115~1234)元(1271~1368)時毀,清代(1644~1911)於三洞之外各砌一門洞。三洞外的崖壁上層層開龕,多為唐(618~907)時作品。 賓陽中洞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全窟造像、浮雕設計合理,完整統一。窟外門兩側各有一力士像,伸掌握杵,造型簡潔生動。窟門門道兩側浮雕帝釋天與大梵天,上層有供養菩薩。窟頂正中為一朵盛開的重瓣蓮花,八飛天、二供養天圍繞蓮花飛翔。 窟內正壁以釋迦牟尼佛為中心設造像一鋪。中間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金剛寶座之上,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施與願印,後部帶圓形頭光與蓮瓣形火焰紋舉身光。座下有二獅,仰首望佛。兩側脇侍二弟子二菩薩,二弟子為阿難、迦葉,身著袈裟,雙手當胸,或合十或捧物;二脇侍菩薩為文殊、普賢,頭戴高冠,面帶微笑,身著帔巾,均右手舉於胸側,左手持物。窟南、北壁各有立佛一鋪,二佛面相相類、服飾相同,皆為褒衣博帶式袈裟,赤足立於覆蓮圓台上,身後有華麗的舉身光;兩旁各有二脇侍菩薩,著帔巾長裙,惜頭部、手部破壞較為嚴重。 前壁窟口兩側四層浮雕,由上而下:第一層兩側為維摩詰變,畫面中維摩詰半臥於矮榻之上,手持麈尾,作辯論狀,前後有姬妾、侍女;文殊作傾聽狀,前後有比丘、力士。第二層為本生故事,南側為須大拏太子本生,被盜鑿破壞;北側為薩埵那太子本生,選擇了太子捨身飼虎的高潮進行表現,畫面上有起伏的山林,山下有一隻母虎帶著七隻小虎,太子從山上跳下,衣物掛在樹上,其二位兄長側身私語。第三層為帝后禮佛圖,一邊雕造皇帝及侍從,一邊雕造皇后及侍女,均已被盜鑿,現分別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第四層為十神王,南北各五身,分持鼓風袋、樹、山嶽、火炬等法器。窟內地面浮雕蓮花等裝飾圖案,繁縟華麗。 賓陽南洞為馬蹄形窟,穹窿頂,浮雕蓮花和數身飛天。正壁主尊肉髻低平,面龐渾圓,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結跏趺坐於寶座之上。兩旁侍立二弟子、二菩薩。南、北壁正中各開一大龕,北壁龕內為一著通肩袈裟的立佛;南壁龕內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主尊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結跏趺坐於寶座之上。窟內各壁列龕數層,多有紀年銘文,年代集中於初唐(618~712)。 賓陽北洞平面呈馬蹄形,穹窿形窟頂。正中一鋪雕像為初唐時雕造,主尊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右手施說法印,帶火焰紋蓮瓣形舉身光。兩旁脇侍二弟子二菩薩,二弟子迦葉、阿難,一老一少,雙手置於胸前;二菩薩綰髻,身披帔帛,一手舉於胸前,一手自然下垂。窟前壁有天王像二身,窟內靠外兩側壁有層層列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