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五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732
廣元千佛崖石窟外景
廣元千佛崖石窟外景
四川廣元
 
廣元千佛崖石窟
廣元千佛崖石窟
 
廣元千佛崖石窟
廣元千佛崖石窟
 

廣元千佛崖石窟
guang yuan qian fo ya shi ku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城北5公里處嘉陵江東岸的大梁山麓。始鑿於北魏(386~534)晚期,隋(581~618)唐(618~907)兩代為開窟造像的高峰期。明(1368~1644)清(1644~1911)時雖有小規模的開鑿,但以妝鑾修葺為主。千佛崖唐代稱柏堂寺,元代(1271~1368)始改稱千佛崖,沿用至今。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崖南北綿延約400公尺,南自石柜閣,北至窟區界牆,層疊密布,猶如蜂房,最高處窟龕距地面45.5公尺,下及路面。清咸豐四年(1854)石刻題記記載佛像有一萬七千餘軀,一九三六年修築川陜公路時,毀掉造像約二分之一。現存窟龕八百四十八個,大小造像約七千餘軀,歷代題記一百三十餘則,重要的題記見收於清代以來的金石著作。
 主要窟龕有大佛窟(第726窟)、三聖堂(第226窟)、神龍窟(第493窟)、蓮花洞(第535窟)、菩提瑞像窟(第366窟)、彌勒佛窟(第365窟)、大雲古洞(第512窟)、蘇頲龕(第211窟)、牟尼閣(第744窟)、臥佛窟(第746窟)、釋迦多寶佛窟(第806窟)、千佛窟(第689窟)、中心柱窟(第400窟)、藏佛洞(223窟)等。
 大佛窟為北魏晚期開鑿的洞窟,高約5.4公尺,為馬蹄形穹窿頂窟,主體造像為一佛二菩薩,佛與北側脇侍菩薩風化嚴重,南側脇侍菩薩相對保存完好,具有褒衣博帶的特徵。洞內另有多處唐代補刻的造像龕。正壁主尊上方的兩龕沙門形地藏像,屬於唐代早期的地藏造像。三聖堂為西魏(535~556)方形平頂小窟,三壁開龕,龕內造一佛二菩薩三尊像,龕楣龍首反顧,造像稚拙,呈現過渡期的特徵。
 蓮花洞開鑿於唐高宗(649~683在位)時期,為三壁開龕的大窟,窟頂浮雕蓮花,故稱蓮花洞,在補刻的小龕中存有一方武則天萬歲通天(696~697)題記。北壁龕主尊,著袒右袈裟,結跏趺坐,結降魔印,項飾七寶瓔珞,與菩提瑞像有相似之處。神龍窟主尊面相豐圓,形體高大,在頭光間存有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7)題記。
 菩提瑞像窟,為敞口方形平頂窟,中央設佛壇,主尊頭戴花冠,袒右肩,項飾七寶瓔珞,戴腕釧,施降魔印,結跏趺坐於雙層束腰須彌座上;兩側脇侍菩薩,座前二力士。窟內三壁有高浮雕十弟子和鼓樂立像,窟北壁近門處殘存菩提瑞像碑一通,為利州(今四川廣元)刺史畢重華造像功德碑,是中國石窟中唯一有碑文紀錄的菩提瑞像。緊鄰的彌勒佛窟為同時開鑿的一組洞窟,窟內中心壇上主尊為倚坐佛,脇侍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兩窟題材的配置與龍門石窟擂鼓台造像相同,造像緣起見於玄奘《大唐西域記》。
 大雲古洞開鑿於盛唐(712~756),為敞口方形平頂窟,窟內中央設壇連接後壁,壇前雕刻彌勒佛,腳踩蓮台,頭、身光直通窟頂,身光內刻有唐開元三年(715)題記。壇後部左右各鑿一圓拱形龕,內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龕門左右各刻一力士,龕外左右各刻一天王一供養菩薩。窟內左右側壁整齊雕刻四至五排菩薩立像。窟門外北壁存有韋抗功德題記一則。
 蘇頲龕為一佛二菩薩大龕,龕外存唐代著名文學家蘇頲造像記一則,是蘇頲晚年由長安(今陝西西安)出任益州(今四川成都)長史,路經千佛崖時的造像。
 牟尼閣與臥佛窟是相鄰的兩窟,兩窟間被後代打通。臥佛窟內臥佛已不存,壁面上保存有涅槃經變浮雕。牟尼閣中心壇上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造像一鋪,背屏鏤雕菩提雙樹和天龍八部眾,是千佛崖盛唐時期的造像精品。
 藏佛洞新發現有五代後唐天成年間(926~930)的造像一鋪,可見唐代造像的遺風。千佛崖另有多龕觀音、地藏菩薩的單龕及合龕像,是唐代觀音和地藏信仰風氣的具體表現。
 千佛崖唐代的大型洞窟多見中心壇背屏式造像,採用鏤空透雕的技法,情節豐富,刻工精細,造像姿態多樣,集功能與裝飾性於一體,是四川地區最精美的石窟造像。千佛崖因地扼長安通往成都的交通要道,冠蓋雲集,文化交往頻繁,石窟造像多與中原佛像樣式風格有密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