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5/1_138
|
天龍山石窟外景 山西太原 |
|
|
天龍山石窟示意圖 |
|
|
天龍山石窟外景 |
|
|
天龍山石窟第10窟外景 |
|
|
天龍山石窟第10窟外景(局部) |
|
|
天龍山石窟第2窟 |
|
|
天龍山石窟
tian long shan shi ku
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36公里的天龍山,包括開鑿於山腰石壁間的洞窟主區和山腳溪谷旁的千佛洞區。洞窟主區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山腰石壁間,共有窟龕二十五個,其中第9、13窟為摩崖龕像。洞窟沿崖面自東而西排列,東峰分上、下兩層,上層四個(未統一編號),下層八個(編號1~8窟);西峰十三個(編號9~21窟)。除第11窟面東,第19、20窟面西外,其餘均坐北朝南。千佛洞區位於天龍山山腳,開鑿於河灘北岸的懸崖峭壁上,共有洞窟四個,東西向排列,窟內造像水平較低,顯得稚拙,而且風化剝落十分嚴重。一九九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龍山石窟中最早開鑿的是東峰第2、3窟,兩窟毗鄰,大小、形制一致,為一組雙窟,學術界一般認為始鑿於東魏時期(534~550)。兩窟平面均為方形,覆斗頂,三壁開龕,龕內均塑一佛二菩薩。佛像肉髻低平,衣裙寬大,褶襞垂懸成簇。東峰第1窟,西峰第10、16窟均建於北齊(550~577),三窟窟室前都有仿木構前廊,前廊側壁亦皆有一通開窟功德碑,現均已風化。一九五○年代有學者曾在第16窟前的功德碑上看到北齊皇建(560~561)年號,與明嘉靖《太原縣志》「聖壽寺,在縣西南三十里天龍山麓,北齊皇建元年(560)建,內有石室二十四龕」的記載相符。三窟窟室平面皆呈方形,三壁開龕,龕下台基雕刻香爐、獅子、神王或伎樂等,除第10窟正壁(北壁)龕內雕二佛並坐外,其餘龕內均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東峰第8窟是天龍山規模最大的洞窟,據前廊東壁《石室銘》,可知開鑿於隋開皇四年(584),主要功德主是儀同三司真定縣開國公劉瑞等人。該窟窟前為面寬三間的仿木構前廊,窟門兩側立兩力士。窟內平面略呈方形,中心柱四面各開一帳形龕,雕一佛二弟子像。窟內北東西三壁各開一大龕,龕內各雕一尊佛像,龕外脇侍二弟子二菩薩。 除上述窟外,其餘十五座均為唐代(618~907)開鑿,大致集中於武則天(684~705在位)至玄宗(712~756在位)時期。天龍山文管所現存原來鑲嵌在第15窟前的一塊唐碑,提到唐神龍三年(707)天兵中軍副使勿部珣及其夫人造三世佛的事蹟。唐代洞窟的規模一般都較小,但雕刻較精細,平面多為橢圓形,窟內環壁設壇,造像題材一般為三世佛組合,也有以倚坐彌勒為主尊的一佛窟。第9窟是天龍山最大的摩崖龕像,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倚坐彌勒佛,下層塑十一面觀音、文殊和普賢菩薩三大士。 高齊顯跡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定鄴城(今河北臨漳)為上都,晉陽為下都,帝王頻繁往來於鄴城、晉陽之間,使兩地成為東魏、北齊的佛事中心。晉陽天龍山石窟的開鑿約略與鄴城響堂石窟同時,為了解北齊佛教造像新樣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參照。從雕刻手法和造像樣式來看,天龍山唐代造像主要受到了長安地區造像樣式的影響。
|
相關詞條:天龍山石窟第9窟彌勒佛倚坐像, 天龍山石窟第1窟窟檐, 天龍山石窟第3窟, 天龍山石窟第3窟佛坐像, 天龍山石窟第8窟, 天龍山石窟第8窟金剛力士像, 天龍山石窟第8窟一佛二弟子像, 天龍山石窟第9窟, 天龍山石窟第16及17窟, 天龍山石窟第2窟佛坐像, 天龍山石窟第9窟彌勒佛倚坐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