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意輪觀音菩薩像 唐代(618~907) 絹本設色 高111公分 寬74.5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英國倫敦 大英博物館藏 |
|
|
如意輪觀音菩薩像
ru yi lun guan yin pu sa xiang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如意輪觀音占據大部分畫面。圖的左右上角有二菩薩,圖下方二位持花跪姿供養人已殘缺不清。 如意輪觀音菩薩,又稱如意輪菩薩、如意輪王菩薩,為六觀音之一。此菩薩手持如意寶珠及法輪,故名。如意寶珠係指能如自己意願,而變現出種種珍寶之寶珠。 據《如意輪陀羅尼經》記載,觀音菩薩於佛前宣說〈如意輪陀羅尼〉。說此咒時,大地震動,一切眾生均受安樂。佛讚觀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愍念諸有情,說是如意陀羅尼,拯濟有情大勝益,令信受者消諸罪,當超三界證菩提,隨方若有修持者,世出世願皆圓滿。」得知觀音為救濟一切眾生,令其消除所造罪惡,成就眾生的願望,並證菩提。 此圖觀音頭戴化佛寶冠,坐於蓮座上,六臂各結印相,最具特色的是其背後美麗的身光。頭光內飾波狀紋,身光則交錯配飾白色三角形和彩色花紋,頭光和身光外圍均以黃色火焰紋點綴,最後全部收攏於鑲著蓮花邊的白色背光中。此圖多處殘損,金色顏料已脫落,但如意輪觀音像仍大致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