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高窟第465窟窟頂 甘肅敦煌 |
|
|
莫高窟第465窟窟頂東披 元代(1271~1368) 壁畫 |
|
|
莫高窟第465窟
mo gao ku di 465 ku
位於南區中部。修建於元代(1271~1368),壁畫全為藏密內容。前後室結構,中有甬道相連,後室為主室。主室覆斗形頂,中央設多層圓形佛壇,其上原有密宗曼荼羅塑像,現無存。窟頂畫佛像五鋪,井心畫大日如來一鋪,東南西北四披分別為阿●(門+三人)L佛(象座)、寶生佛(迦樓羅座)、無量壽佛(孔雀座)和不空成就佛(馬座)各一鋪。 窟內四壁主繪曼荼羅。西南北三壁各繪曼荼羅三鋪。西壁三鋪曼荼羅南起為單身(交手金剛杵)、雙身(執鈴、金剛杵)、單身(執鉢、刀)像;三鋪四周繪小圖像,分別為十九、十九和十八幅。南壁三鋪均為雙身,東起一鋪執弓箭,後兩鋪為牛座和披人皮像;三鋪周圍小圖像分別為二十一、二十和二十幅。北壁三鋪東起為單身(七頭十四臂)和雙身(十六臂執鉢),第三鋪主像毀;三鋪四周小圖像均為二十幅。東壁門上畫五金剛,中間為大威德,南北兩側各二身供養比丘。門南北各繪曼荼羅一鋪,南側還繪有騾子天王等三組,四火焰童子,下部為六扇屏風,北側還有毗那夜迦等二十四身像。前室東壁已毀,西壁門上畫菩薩一身,門南北畫塔各一幅。甬道頂部繪雲紋,南、北壁繪牡丹花。 對於此窟的年代,過去一般認為元代建造,今有學者根據主室窟門南側藏文題記「蕃二十五年全窟建成」,及藏經洞所出畫工手記《金統二年壁畫表錄》,認為建於唐開成四年(839),且宋(960~1279)以前稱為獨剎神堂,將雙身圖像出現的時間上推至中唐(756~846)以前。這種現存最早的藏式密宗圖像,對於學術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