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響堂石窟第1及3窟外景 河北邯鄲 |
|
|
北響堂石窟第3窟正壁造像 北齊(550~577) 石 |
|
|
北響堂石窟第3窟蓮花藻井 |
|
|
北響堂石窟第3窟
bei xiang tang shi ku di 3 ku
又稱南洞、刻經洞。位於南區。開鑿於北齊(550~577)。外觀為四柱三間的單層覆鉢塔式建築,窟前石砌券洞為明(1368~1644)清(1644~1911)時重修,但仍可以看到兩側角柱。明間南側檐柱殘存下半截,北側檐柱已毀,上部雕山花蕉葉飾的覆鉢,剎尖呈「山」形,頂飾火焰寶珠。窟門兩側各雕一力士。窟門門楣呈尖拱形,上浮雕飛天捧寶珠供養,門楣周邊飾聯珠紋。窟門呈拱形,拱門兩側為聯珠紋,中間浮雕忍冬紋。窟頂雕蓮花藻井,中部為一朵帶蓮實的大蓮花,四周飾寶珠、蓮花。 窟內三壁鑿龕,正壁(東壁)帳形龕內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薩,南、北帳形龕內則為一佛四弟子二菩薩組合。三壁主尊造像身軀壯碩健朗,衣紋樸實簡潔,頭光兩側及寶帳上部雕千佛。菩薩腹部微微鼓起,形成優美的曲線。三壁龕下基壇立面中間雕博山形香爐、雙獅或供養人,兩側雕伎樂。 該窟以刻經著名,洞門外有北齊晉昌郡公《唐邕刻經記》,稱唐邕「於鼓山石窟之所寫《維摩詰經》一部、《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部、《孛經》一部、《彌勒成佛經》一部,起天統四年(568)三月一日,盡武平三年(572)歲次壬辰五月廿八日。」窟內《無量義經》字體、風格與唐邕所刻《維摩詰經》、《彌勒成佛經》不盡一致,可能並非同時期刊刻。 此外唐邕刻經由於窟內空間不夠,占用了窟前壁面,由此故推測該窟開鑿的時間可能要略早於唐邕刻經。窟前廊柱上還刻有三十五佛、二十五佛及如來妙色聲偈語,或與三階教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