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三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663
榆林窟第16窟曹議金供養像
榆林窟第16窟曹議金供養像
五代(907~960)
壁畫
甘肅瓜州
 
榆林窟第16窟回鶻夫人供養像
榆林窟第16窟回鶻夫人供養像
 

榆林窟第16窟曹議金及回鶻夫人供養像
yu lin ku di 16 ku cao yi jin ji hui hu fu ren gong yang xiang

位於主室甬道南北壁。瓜沙曹氏政權,自曹議金於五代後梁乾化四年(914)奉掌歸義軍政權,至玄孫曹賢順,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對促進西北地區的民族和睦及維繫中原的關係,起了積極作用,尤其在佛教文化的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曹氏家族為造窟功德專設畫院,在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群中,創建和重修的洞窟達七十餘窟,其中榆林窟有二十八個,實際構成其主體。
 曹氏家族由於是地方的統治者,他們的畫像不僅幅面較大,且繪於甬道兩側的重要位置。曹議金供養像繪於主室甬道南壁,像高1.67公尺,著絳色大袍,戴展腳襆頭,雙手執香爐,面佛供養;榜題「敕歸義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托西大王譙郡開國公曹議金一心供養」。身後有二侍從持弓袋、箭囊、寶刀。另外,前室甬道南壁有曹議金長子曹元德供養畫像,據題名結銜,可推斷此窟修建於曹元德執政期間(936~940)。
 主室甬道北壁畫回鶻夫人供養像,像高1.66公尺,榜題「北方大回鶻國聖天公主隴西李氏一心供養」。五代(907~960)沙州曹議金為鞏固其政權,東娶甘州回鶻女為妻,西嫁女于闐(今新疆和田)回鶻為婦。此畫像是曹議金的甘州回鶻夫人,雙手捧香爐,頭戴桃形冠,插橫笄、步搖,面貼花子金鈿,著緊袖翻領長袍,是當時流行的回鶻裝。身後有婢女捧鏡舉扇隨侍。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莫高窟, 榆林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