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音寺大雄殿 朝鮮黃海北道開城 |
|
|
觀音寺大雄殿內部 |
|
|
觀音寺大雄殿內部 |
|
|
觀音寺大雄殿
guan yin si da xiong dian
位於朝鮮黃海北道開城市朴淵里觀音寺。始建於高麗光宗二十一年(970),由法印國師提議興建。朝鮮太祖康獻王二年(1393)進行大規模擴建。壬辰倭亂時期(1592~1598)毀於火災,朝鮮仁祖二十四年(1646)重建。現為朝鮮國寶第125號。 該殿為單檐廡殿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建於高台上。出檐深遠,檐口曲線優美。柱子採收分處理,四角與當心間柱子上的斗栱採龍頭雕飾。斗栱外出七跳,內出九跳,昂呈牛舌狀。殿內供奉一佛二菩薩像,佛像上方有雙層佛龕。天花板懸掛鶴與鳳凰雕刻裝飾,大梁與中梁之間的中心矗立著花瓶狀的支柱。該殿門扉雕刻是現存花格紋中最具代表性者,特別是後面的門扉,在高1.73公尺,寬0.6公尺,厚9公分的大原木上雕刻,圖案和雕工出色。 寺內另有高麗時期(918~1392)的七層石塔和觀音窟。觀音窟內有兩尊大理石觀音菩薩像,高約1.2公尺,為高麗時期石刻中之典範。歷代高麗王經常到此禮拜,觀音寺因此聲名顯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