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六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364
朱納爾石窟支提窟
朱納爾石窟支提窟
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浦那
 

朱納爾石窟
zhu na er shi ku

譯名為Junnar Caves。位於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浦那市朱那爾城(Junnar, Pune, Maharashtra)。窟群分為七組,主要分布於四座環立的小山丘上,共有洞窟一百四十餘個,形成一環形布局。洞窟多為樸素而少裝飾的毗訶羅窟(vihara),也有數個支提窟(caitya)。窟群位於薩塔瓦哈納王朝(Satavahana,約200 BCE~250)首都通往阿拉伯海港口的主要商道附近,其中一些洞窟刻有薩塔瓦哈納王族及商人捐資的銘文,據此推測開鑿年代約為西元前三世紀至三世紀間。該窟之雕塑風格亦與其他印度傳統石窟略有不同。
 圖為南面曼末帝山丘(Manmodi Hill)三組窟群中的一座支提窟,約鑿於二世紀。外觀無列柱、斗栱等仿木構,巨大的馬蹄形假支提窗下,以扇形排列的人物及動物浮雕取代傳統的格子窗,皆與傳統石窟略異。假窗之上雕有左右對稱的守門神及窣堵波,上方和兩側以仿木構的細小馬蹄形假窗、欄楯圍成三邊邊框。從拱門可見窟內的窣堵波,塔基幾乎與塔身等高,塔身略呈橢圓形,塔剎已損。該窟存有臾那(Yavana)商人捐資的銘文。「臾那」最初指侵入西北印度的希臘人,後來泛指外國人。薩塔瓦哈納王朝時期,當地與地中海一帶貿易繁盛,亦有羅馬人皈信佛教,推測該窟風格上的特異,或與外族捐資者有關。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