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建築
頁 碼:2/2_504
披勒雙塔西塔
披勒雙塔西塔
緬甸曼德勒蒲甘
 
披勒雙塔東塔
披勒雙塔東塔
 
披勒雙塔西塔本生故事浮雕
披勒雙塔西塔本生故事浮雕
 

披勒雙塔
pi le shuang ta

譯名為Petleik Pagodas。位於緬甸曼德勒省蒲甘(Bagan, Mandalay)。推測建於阿奴律陀王(Anawrahta,1044~1077在位)時期。一九○七年,印度考古局發現並進行挖掘,歷時八年,出土的重要文物包括本生故事浮雕陶板及磚瓦浮雕。
 二塔形制相若,一為東塔(Ashe),一為西塔(Anauk)。西塔保存較為完整。二塔均築於迴廊式建築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剎組成。塔基平面呈方形,下層有環塔迴廊,廊頂收作四面坡形,坡頂上設二層方台,台上起塔身。塔身為鐘形,四方開鑿佛龕,並於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高處飾環狀飾物。塔身之上有剎座,東塔呈方形,西塔則為圓形,上為圓錐形塔剎。
 佛塔之迴廊側壁鑲嵌浮雕陶板,內容取材自佛陀本生故事,為蒲甘王朝(約849~1287)最古的本生故事浮雕陶板。東塔現存二百一十一塊,西塔存二百三十五塊,部分已殘缺不全。在該國的佛教建築中,此類飾板一般嵌於塔基側壁,唯獨雙塔例外。考古人員在清理掉掩埋著陶板的砂土後,於迴廊上加蓋屋檐,以防雨水滲透損壞陶板。此外,考古人員還在塔基底部挖掘出一些巴掌大小的磚瓦浮雕,當中有佛像浮雕,皆為阿奴律陀王時期的作品。這些珍貴的出土文物,使雙塔成為該國著名的歷史古蹟。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