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傑里毗盧遮那佛坐像 統一新羅時期(668~935) 石 高172公分 原韓國江原道洪川郡乃村面物傑里 韓國江原道洪川 大乘寺藏 |
|
|
物傑里毗盧遮那佛坐像
wu jie li pi lu zhe na fo zuo xiang
原位於韓國江原道洪川郡乃村面物傑里。此佛像背光已遺失。整體造型健壯敦實。一九七一年指定為韓國寶物第542號。 該坐像螺髮,肉髻大而凸,白毫、眼睛和鼻子已磨損,嘴巴較小,脖子有三道紋,肩膀蜷縮。袈裟於胸前呈「V」形,兩側肩膀衣紋呈現扇形越至背部,在前胸與背面都形成豎向平行階梯式衣紋,隨著手臂垂曳而下,衣紋樣式與洪川物傑里佛坐像、慶北大學毗盧遮那佛坐像相似。雙手於胸前作智拳印,左手在上,和普遍看到的手印恰好相反。結跏趺坐,採左腳在上的坐姿,與證心寺毗盧遮那佛坐像一樣。 台座由三層台石連接成八角蓮花座。下台石由複瓣覆蓮八葉構成。中台石於棱角處呈現隅柱,隅柱之間一面刻有香爐,其餘七面各刻奏樂、供養像等。上台石為半球形單瓣重葉仰蓮十六葉,雕有兩重蓮花,內刻花紋。從肉髻大,額頭窄,變小的眼耳鼻口,沒有量感及平板的身體,形式化的平行階梯式衣紋及八角蓮花座的表現形態看,具有九世紀後期毗盧遮那佛像之典型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