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七 卷 別:雕塑
頁 碼:11/2_555
佛造像碑
佛造像碑
東魏武定元年(543)
石灰岩
高308公分
河南省淇縣浮山封崇寺發現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佛造像碑(背面)
佛造像碑(背面)
 

佛造像碑
fo zao xiang bei

全稱武猛從事汲郡山陽李道贊率邑義五百餘人造佛。一九二○年代河南省淇縣浮山封崇寺發現。此造像碑畫面豐富,惜碑額殘損。全碑以減地平鈒雕刻手法為主,因上下部處理的差異,體現出漢畫像的平面繪畫技法。
 碑首部分減地較多,形象較為突出。碑額中間有一結跏趺坐佛,原上半身損毀,後經修復。懸裳覆於台座上,為雙陰刻線式,線條繁複,具裝飾性。兩旁對稱展開分布有二天王、婆藪仙人和鹿頭梵志、二供養僧人、二護法獅、二力士及博山形香爐等。形象表現生動,構圖對稱之中又富於變化。
 碑身上段主要以線刻為主,內容亦豐富多樣,主要表現文殊與維摩詰論辯說法;畫面以中部的菩提樹為軸,左右分刻眾僧相輔的文殊菩薩與坐於帷幔中的維摩詰,其上有伎樂天烘托。
 造像碑背面刻有三尊倚坐佛,下方為千佛圖,碑座四面刻八位神王。
 據發願文「維大魏永熙三年(534)歲在甲寅興建至武定元年(543)歲次癸亥八月功就」得知此碑雕鑿近十年才完成。全碑雕刻精細,線條細膩流暢,為北朝(386~581)佛教傳世雕刻之佳作。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