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莫高窟第112窟藥師經變相 中唐(756~846) 壁畫 甘肅敦煌 |
|
|
莫高窟第112窟藥師經變相
mo gao ku di 112 ku yao shi jing bian xiang
位於北壁。為唐代(618~907)藥師經變相的代表作之一,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繪製。佛經說凡「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只要供養藥師如來就可一切如願。 畫中央為盛大說法場面,即為表現藥師淨土如「西方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仰蓮座上,兩側弟子、菩薩、天人、化生童子圍繞供奉。佛案前畫伎樂天,一天人輕盈舞動,兩旁樂隊以鼓、腰鼓、方響、橫笛、排簫、箜篌等樂器伴奏。舞樂前東西兩側的平台上各聚集著六身藥叉大將,相向胡跪,皆戴寶冠,披戎裝,表現衛護法令者的威嚴。藥叉大將兩側各有接引佛及四位菩薩立像。 經變上部正中繪殿堂樓閣,以迴廊相連。廡殿頂樓閣中繪一佛二菩薩坐像,下為說法堂。兩旁配殿內供寶蓮花,並各畫一佛二菩薩飛升上空,端坐雲上。東有經樓,西有鐘樓,均為六角形攢尖頂。佛毫光化出一佛二菩薩坐像二組,乘雲升於樓閣兩側。畫中建築宏偉,線描精細準確,體現了唐代界畫的成就。圖中菩薩形象大都經過後代重塗雲母粉並加描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