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書法篆刻
頁 碼:17/1_354
拈華微笑對酒當歌
拈華微笑對酒當歌
清代(1644~1911)
鄧石如(1743~1805)
白文方章
 

拈華微笑對酒當歌 鄧石如
nian hua wei xiao dui jiu dang ge deng shi ru

「拈華微笑」,指佛陀拈花示眾,迦葉尊者因了悟而破顏微笑之典故,引申為默然相契。「對酒當歌」語出漢代(206 BCE~220)曹操《短歌行》,用以感嘆人生苦短,當及時有所作為,有股豪氣意味。
 八字白文印,正四方形,印文分成四行排列,每行二字,屬於多字印的範疇。鄧石如的白文印創作有兩方面:一是參用其寫的小篆製印,如「我書意造本無法」、「古歡」等,饒富筆意的作品;另一種則是趨於率性的直筆,篆法類似漢篆,如本文圖例「拈華微笑對酒當歌」者,以誇張屈曲的布局,使印面形成放浪不羈的動感,呈現古代碑刻風貌,將方整的漢篆,初步結合書法的篆刻,逐漸推向雅俗共賞的方便法門。所用刀法以粗獷剛健的切刀,作方筆刻鑿,應是壯年之作。此方印目前僅有印稿存世,無款識。
 鄧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後更字頑伯,別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清代(1644~1911)安徽懷寧人。以書法、篆刻名世。篆刻得力於書法,跳脫當時取法秦漢璽印之範疇,開創以隸法作篆字的新法門,世稱鄧派或皖派。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