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育王寺天王殿與放生池 浙江寧波 |
|
|
阿育王寺舍利殿 |
|
|
阿育王寺
a yu wang si
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阿育王山,因寺內珍藏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而聞名。據《浙江通志》記載,西晉太康三年(282)僧慧達在會稽(今浙江紹興)得一舍利塔,據傳乃印度阿育王(約269~232 BCE在位)造八萬四千佛舍利塔之一,遂於其地結廬守護。東晉義熙元年(405)建亭供奉;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建殿宇;梁普通三年(522)增建殿堂,並賜寺額「阿育王寺」,山亦以阿育王名之。五代(907~960)和宋代(960~1279)是該寺的全盛時期。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為禪剎,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列為江南禪宗五山十剎之一。後幾經興廢,現存建築多為清代(1644~1911)以後陸續修建。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2.41公頃,建築面積2.34公頃,規模宏大。建築僅中心部位比較規整,四周布局靈活,與自然環境結合。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藏經樓,寺前有放生池,寺之東西各有一塔;東塔已損,西塔建於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是寺內現存年代最早的建築。中軸線三重殿宇均為重檐歇山頂;其中舍利殿覆黃色琉璃瓦,內設石舍利塔,塔內置七寶鑲嵌的木塔,供奉釋迦牟尼佛舍利,塔後有釋迦牟尼佛涅槃像。 寺內保存唐太和七年(833)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北宋(960~1127)蘇軾撰《宸奎閣碑記》、南宋(1127~1279)張九成撰並書的《妙喜泉銘》等珍貴碑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