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541
金剛經卷首圖
金剛經卷首圖
五代(907~960)
紙本設色
高14.2公分 寬21.2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英國倫敦 大英博物館藏
 

金剛經卷首圖
jin gang jing juan shou tu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十世紀初作品。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首圖。作品下方及右下角殘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稱《金剛經》,全文約五千餘字,分成三十二分,內容以釋迦牟尼佛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為主,闡述一切法無我的道理。佛演說此經之地點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須菩提為當機眾,向佛請法。自古講述、注釋、持誦《金剛經》者多,為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經中最著名的偈語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卷首圖繪佛坐於蓮座上說法,帶多重頭光及身光,雙手舉於胸前結印;周圍有四菩薩、二弟子合十聞法,均面向右側。佛與菩薩頭光上方可見背景的花樹,筆法減略。佛前設一香案,案上置三樣供具;案前一比丘胡跪於臥具上,虔誠面佛合十,描繪的是《金剛經》中須菩提請法的場面。
 基本構圖與現藏於大英圖書館的唐咸通九年(868)《金剛經》卷首圖版畫大致相同,唯構圖、布局較為簡略,人物主次並不分明,不似一般佛畫中,主尊畫的較大,菩薩、弟子則較小。另外,此作僅簡單地描繪出八位人物,布局亦較粗略,而無說法圖給人的宏大場面之感。
博物館資料:網址

 

相關詞條:莫高窟第17窟, 金剛經卷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