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5/2_754 
          
            
              
                
                    
                        | 
                     
                    
                      
			寒山拾得圖 桃山(1573~1615)至江戶(1615~1868)時代 海北友松(1533~1615) 金地紙本設色 高178.1公分 寬359.5公分 日本京都右京 妙心寺藏 						 | 
                     
                    
                      |   | 
                     
                    
                        | 
                     
                    
                      
			三酸圖 						 | 
                     
                    
                      |   | 
                     
                    | 
                寒山拾得及三酸圖 海北友松 
                   han shan shi de ji san suan tu   hai bei you song
                  
			此兩扇屏風各有六片,分別描繪寒山拾得圖與三酸圖,二幅一對,為金地紙本設色。繪製於十七世紀,現為日本重要文化財。一幅署名「友松圖之」,另一幅為「友松筆」,二幅皆有「海北」及「友松」之方印,為其晚年之作品。  寒山、拾得為中國唐代(618~907)僧人,隱居於浙江天台山國清寺,行徑怪誕,現顛狂之相。二人身著破衣,蓬髮,嘻笑吟詩。寒山手持經卷,兩手將經卷大幅地展開,拾得手執掃帚,從寒山的肩後窺視。其稍微令人生懼的笑顏頗有中國元代(1271~1368)畫家顏輝的風格,而經卷所產生的大型弧線,則引起強烈的視覺印象。  三酸圖是描繪一則譬喻故事。畫面左右二人為北宋(960~1127)時道教的黃庭堅與儒教的蘇東坡,相偕拜訪居中者佛印禪師,訪畢,三人共嚐一甕醋,皆蹙眉頭,嘴巴都縮了起來,象徵三教融合。三人的面貌僅以簡略的墨色勾描,流露出飄逸的神情。  屏風中金雲間以水墨描繪溪流、樹木及岩石等,草木敷以濃彩,人物衣著則施加淡彩,寒山拾得圖的右端竹葉夾雜少許綠色,此屏風的繪畫主要特色在於金底與水墨的對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