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五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746
廣元皇澤寺石窟
廣元皇澤寺石窟
四川廣元
 
廣元皇澤寺石窟第37龕一佛二弟子像
廣元皇澤寺石窟第37龕一佛二弟子像
西魏(535~556)

 
廣元皇澤寺石窟第51龕左側壁造像(局部)
廣元皇澤寺石窟第51龕左側壁造像(局部)
隋代(581~618)
佛高1.81公尺
 

廣元皇澤寺石窟
guang yuan huang ze si shi ku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城西1公里處嘉陵江西岸、烏龍山麓皇澤寺內。始鑿於北魏(386~534)晚期,盛興於唐代(618~907)。開窟在先,建寺在後。皇澤寺原名烏奴寺,因武則天(684~705在位)出生於廣元,登基稱帝後,曾大力為該寺捐資並「賜寺刻其真容」,遂更名為皇澤寺。石窟區下層崖面,存有碑刻一通,略述開窟建寺歷史。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皇澤寺內沿江崖壁上現存窟龕五十個,其中大型窟龕六個,造像千餘軀。主要洞窟集中在中心柱窟、大佛樓、則天殿、五佛亭等處。
 第45窟即中心柱窟,開鑿於西魏(535~556)、北周(557~581)時期,為皇澤寺石窟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個洞窟。該窟平面方形,窟中央鑿一塔形方柱直通窟頂,塔分二層,四面開龕。窟內三壁開龕,二龍交尾龕楣,龕內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龕外壁刻有千佛。
 第38窟位於則天殿內,是皇澤寺石窟面積最大的洞窟,三壁三龕,龕內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為北周時期開鑿的洞窟,後代曾加以補鑿。
 第37龕鑿於隋代(581~618),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主尊釋迦牟尼佛右手屈肘舉於胸前,左手置膝上握摩尼珠,其右側弟子阿難雙手捧經篋,左側弟子迦葉雙手合十。正壁浮雕菩提雙樹。
 第51龕位於五佛亭,鑿於隋代。敞口外方內圓形龕,正壁鑿低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正壁浮雕菩提雙樹及天龍八部像。
 第28窟位於大佛樓,鑿於初唐(618~712),敞口穹窿頂大像窟,窟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立像,阿難腳下右側刻一供養人像,窟內後壁雕天龍八部,門兩側為二力士,略有風化。該窟造像位置高險,宏偉壯麗,布局嚴整,雕飾細膩精美,是四川地區初唐佛教雕刻藝術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