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叢書系列 > 認識佛經的形成與法器

叢書系列 > 認識佛經的形成與法器

認識佛經的形成與法器

一、佛經的形成
嗨!大家知道佛經是什麼書嗎?佛法又是如何流傳下來的呢?佛門的法器有哪些呢?現在就帶領大家認識佛教經典的演變,及佛門常見的法器。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的教主 釋迦牟尼佛,宣說佛法的真理四十九年,當時並沒有用文字記錄下來,那我們現在所閱讀的佛經又是怎麼來的呢?就讓我們回到佛陀的時代吧!

佛陀說法時,弟子們皆虔誠專注地聽聞佛法磧 砂大藏經卷首圖/中國陝西省圖書館藏

 

(一)口口相傳的佛法
當佛陀去世以後,弟子們都非常的傷心,只有一位叫做跋 難陀的弟子卻高興的表示:「太好了,從今天起我們可以不必再受佛陀的管教,我們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自由了!」
佛陀的弟子大迦 葉 尊者聽到以後,非常的難過,決定要將佛陀在世時所說的道理整理編集起來(結集),讓大家都能正確的認識佛法,讓佛法永遠的流傳下去。
於是大迦葉尊者挑選五百位德學兼備的比丘(出家人),在印度王舍城附近毗 婆羅山的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經典結集,由最遵守規矩的優婆離尊者誦出戒律,記憶力最好的阿 難尊者誦出佛陀曾說過的法義。

 

 

大迦葉(右)與阿難(左)經常隨侍於佛陀的左右。
敦煌莫高窟45窟/中國甘肅省。
經首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證明此經為佛陀所說。

  阿難尊者為了證明所背誦的經文都是佛陀曾說過的佛法,因此佛經開頭第一句話都是「如是我聞」,表示我是聽佛陀這樣說的,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
雖然佛法經過了結集,但都是透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傳達佛陀所宣說的道理,歷經時間的久遠和地區、語言的不同,弟子們對佛法就有不同的見解,於是陸續有了第二、第三、第四的結集,但還是沒有用文字記錄下來。
由於佛法都是口耳相傳,加上不同國家地區使用的方言也不一樣,所以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誤解和歧見,於是產生了要將佛法記錄下來的想法。但能夠落實這個想法的時間,大約是在佛陀去世四百年後,才將佛經用文字寫下來。

第三次經典結集處/印度華氏城

佛陀去世後,弟子們哀傷不已,甚至哭倒於地。佛涅槃圖/巴基斯坦塔克西拉考古博物館藏。

 

(二)貝葉經的由來
最早的佛經是寫在貝多羅葉上,稱之為貝葉經。貝多羅樹是屬於棕櫚科的一種熱帶性植物,簡稱貝多或貝葉。
貝多羅樹的產地主要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中國西南等地區;所開的花,也就是臺灣俗稱的雞蛋花。由於花的外部為白色,中心為鵝黃色,當地人們認為花內蘊涵著金光而且香氣四溢,具有保護廟宇的效用,又稱之為「寺樹」。
為什麼要將佛經寫在貝多羅葉上呢?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紙張,所以古印度的人們就拿貝多羅葉來記載佛教經典。為什麼不選擇其他的葉子呢?因為貝多羅葉質地柔軟強韌,較適合在上面寫字。

寫在貝多羅葉上的佛經/
寮國貝葉經。
 
在沒有紙張的年代,
僧侶們以貝葉經誦經。
尼泊爾最早的手抄經本。

(三)貝葉經的製作方法
  採好貝多羅葉後,接著是用水煮(放在大鍋裡蒸煮)→晾乾→葉面磨光→裁割葉片→葉片燙孔→刻寫經文→上色→裝訂完成。
紙張發明後,佛經仍模仿貝葉經的外形裝訂,這種仿貝葉所裝訂的書冊,材質可能為銅葉、樺皮或紙,但一樣都稱為「貝葉經」。

二、佛門常見的法器

  什麼是法器呢?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凡是用來祈禱、供養、及法會等各種佛事所用的器具,甚至修行者所攜帶的資具,統統稱為法器。
殿堂的法器,如鐘、鼓、大磬、木魚等,是不能隨便敲打的,因為它是龍天護法的耳目,大眾的號令,唯有早晚課誦或法會期間方可使用,所以當我們走進寺院殿堂,看到擺放的法器,記住不能拿起來敲打喔!
法器的種類非常多,其用途、大小、形狀皆不同,簡單可分為:
1.供養佛菩薩的法器,如香爐、花瓶及燈等。
2.梵唄讚誦用的法器,如大磬、木魚及鐘等。
3.出家人生活修行的器具,如念珠、錫杖及缽等。

 

 

 

(一)供養佛菩薩的法器
通常供養佛菩薩的法器,有香爐、花瓶和燭台,但依擺放位置數量的不同,可分為三具足、四具足和五具足。
如果我們將焚香的香爐、供花的花瓶及點蠟燭的燭台各一個,同時供奉於佛前,就稱為「三具足」,此為印度的傳統,但是將三種供養具並列於佛桌上,則起源於中國。
「四具足」,是由二只花瓶及香爐、燭台等四個供養具,同時供奉於佛前,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八世紀末至十二世紀末)。
「五具足」,則是將瓶、燭台各一對,香爐一只,供奉於佛前,源於鎌倉時代(十二世紀末至十四世紀)。

五具足/台北佛光緣美術館示範佛堂

(二)梵唄讚誦的法器
  梵唄讚誦的法器,有大磬、木魚、魚梆、雲板、鐘、鼓等,可用於寺院日常行事、集眾或唱誦、法會之擊鳴用。
◎大磬
  圖中這個長得像碗的器具名字叫做大磬。它用於早晚課誦及法會時,由唱誦師父以木製的棒子擊鳴,引導一切唱誦的起落、快慢和轉合,放置於佛桌的右側。
木魚
  擺放在大殿佛桌左側的法器是木魚。當誦經時,大眾跟隨著敲打木魚的節拍,使誦經音聲整齊規律。
為什麼要把它做成魚的樣子呢?因為魚不論是游動時或靜止時,眼睛都睜開,日夜不休息,藉著魚兒的精進,警醒出家人要精進修行,永不懈怠。
魚梆
  看到這條高掛著的大魚嗎?它的名字叫魚梆,在寺院裏可是很重要的,因為一敲擊它就表示要用餐了,大家便依序排隊進入齋堂(餐廳)就座。又稱飯梆,平常懸掛在齋堂、庫裏的長廊,用來通知大家用齋。
雲板
  與魚梆相對應的是雲版,又稱雲板,它的形狀如雲,大眾進入齋堂就座後,等待行者(修行的人)敲完雲板就表示可以用餐了。
大鐘
  大鐘,為寺院告知時間、召集大眾的號令。「ㄎㄨㄤ!ㄎㄨㄤ!ㄎㄨㄤ!」一大清早,陣陣洪亮的鐘聲,劃破了天際,敲醒了世人的迷夢,警惕大眾當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把握生命的每一天。

  鼓,為寺院中常用的法器,具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咚!咚!咚!」黑夜來臨時,在陣陣深沈的鼓聲中,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告訴我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大家當勤精進,因為結束不過是另一天的開始。
寺院中,鐘與鼓相對安置於大殿前面的左右兩方,故有「左鐘右鼓」之稱。也由於寺院,每日早晨先擊鐘後敲鼓,夜晚則先敲鼓後擊鐘,因此又有「晨鐘暮鼓」之說。

維那師父敲擊大磬,引領大眾唱誦。/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 藉著敲打木魚,達到唱誦音聲的和諧/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 聽到魚梆的聲音,就可以進齋堂用餐/台灣高雄縣佛光山寺雲居樓齋堂魚梆。 當大眾進入齋堂後,聽到雲板的聲音,表示即將用餐/台灣高雄縣佛光山寺雲居樓齋堂雲板。
鐘的聲音能越過所有障礙,自由的在空中飄蕩,警醒大眾/澳洲南天寺。 鼓的聲音如風雨雷電,代表著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澳洲南天寺。

 

(三)出家人的生活器具
出家人的日常隨身之物,有三衣一、錫杖和念珠等生活器具。
◎三衣一

  三衣與一是出家人最為重要的隨身物品,不管雲遊何方,總是三衣一不離身。所謂三衣是指出家人正式法會所穿的九條衣、平常禮拜聽經穿的七條衣及日常工作或就寢時所穿的五條衣等三種袈裟。
製作三衣時,把割截下來的布縫成田字形,又稱「福田衣」,表示可讓信眾廣種福田(供養出家人即是為自己種福田),袈裟也是出家人的形象特徵。
是出家人的飲食器具,出家人以來接受他人供養,故又稱應量器。
無論是三衣或,都代表清淨的僧團,象徵修道者的人格。所謂的「傳衣」,即是指傳三衣及,並引申師父將佛法傳授給繼承的弟子。

千佛袈裟/中國
 
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行腳托缽的隊伍。

◎錫杖
  錫杖,錫杖是出家人所持的用具,錫杖頭附有許多小環,搖動時會發出「錫錫」的聲音,所以古時候的出家人會用它來驅趕蛇、毒蟲等,或在化緣時,以錫杖的聲音來代替敲門。

地藏王菩薩手持錫杖。 手戴佛珠是為了提醒自己時時誦
持佛號。

念珠
  念珠,又稱佛珠,因為戴在手腕上,所以也稱手珠。佛珠的最大功能,是作為念佛記數之用,有108顆、54顆、21顆等不同,但只要誠心持誦,都可以圓滿大家的心願。 修道人手戴念珠,主要是為了提醒自己時時精進誦持佛號,並且在生活中實踐佛道。
三、延伸閱讀
看到這裏,是不是對經典及法器有些概念了呢?如果想再深入多了解一些與佛教相關的人事物,請參閱圖文並茂的《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精華,及深入淺出介紹佛學的《佛光教科書》。

《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精華版
《佛光教科書》

 

 

 

 

 

 

 

 

 

 

 


◎索書、助印方式:

 ●助印劃撥帳號:41470738      ●劃撥戶名: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請於備註欄填寫索取佛教美術小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