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8/4_1477
|
敦煌石窟
dun huang shi ku
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為甘肅省敦煌一帶石窟的總稱。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五個廟等窟群。莫高窟於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七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據武周聖曆元年(698)《李君修莫高窟佛龕碑》,由沙門樂僔創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後歷代興建不絕,經歷了北涼(397~439)至元(1271~1368)等十個朝代。元代以後停止開窟,逐漸荒廢。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第17窟)和洞中的古代寫經、文書、文物數萬餘件,堆積盈滿。 石窟密布於15~20公尺高的崖面上,上下分布一至四層不等,從南至北綿延1,700公尺。洞窟實際編號已達七百三十五個,壁畫約45,000多平方公尺,彩塑二千四百餘尊。洞窟可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現存洞窟四百八十七個。北區現存洞窟二百五十多個,除第461~465 窟外,窟內多無彩塑和壁畫。 莫高窟藝術由洞窟建築、塑像和壁畫三部分組成,三者互相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柱窟、殿堂窟三類,此外,還有大佛窟、涅槃窟等形式。鳴沙山的岩層是由細沙和礫石黏結而成,質地疏鬆,不適合在壁面上直接雕刻造像,所以石窟裡的主體是彩塑。現存彩塑包括圓塑、浮塑、影塑等形式。壁畫內容大體可分為佛像、佛教故事圖、中國傳統神話題材、經變、供養人、佛教史跡畫、裝飾圖案等七類。 西千佛洞位於敦煌市城西南約30公里處,因位於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及古敦煌城之西而得名。窟區東起南湖店,西至今黨河水庫,全長2.5公里。始建時間無從考證,現存為北魏(386~534)晚期至元代洞窟,目前尚未發現比北魏晚期更早的洞窟和遺蹟,現編號二十二個。洞窟形制與莫高窟相同,塑像多經後代重修。其中第19窟以繪塑結合表現眾多的羅漢形象,在西北地區不多見。壁畫題材與莫高窟同,其中第12窟勞度叉鬥聖變是中國同類題材壁畫中現存最早的一幅,也是現存僅見的北朝時期(386~581)勞度叉鬥聖變。洞窟規模雖然不大,但內容豐富、歷史悠久。 榆林窟位於瓜州縣西南75公里處踏實河(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斷崖上,是敦煌石窟寶庫中地位僅次於莫高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洞窟四十二個,東崖三十一個,西崖十一個,分別開鑿於唐(618~907)至宋(960~1279)、回鶻(1030~1036)、西夏(1032~1227)、元、清(1644~1911)時期。洞窟形制與莫高窟大同小異,前室及長甬道是其突出特點。另最具特點的石窟藝術當屬西夏和元代開鑿的洞窟,雕塑與繪畫保存完好,提供研究西夏、藏傳佛教藝術之重要史料。 東千佛洞位於瓜州縣橋子鄉東南35公里峽谷中河牀的西岸。始建於西夏,現存洞窟二十三個,分上、下兩列分布於東、西崖面。以第2、4、5、7窟西夏窟最為重要,中心柱後畫涅槃圖,與龜茲早期石窟形制類似,其壁畫藝術保存眾多密教內容,補闕了敦煌藝術之不足。 五個廟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距城西北20公里黨河岸崖壁上。五個廟即五個石窟,開鑿於北魏至北宋(960~1127)時期。塑像現無存,壁畫主要為各種經變和密宗圖像,由於遭到煙熏及人為的破壞,僅剩個別畫面保存完好。 敦煌石窟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蘊藏豐富的佛教、文學、歷史、科技等珍貴史料,於中國學術文化上占有極重要地位。不僅可補十六國(303~439)以降至宋、元千年間文史缺遺部分,並可校正諸多經典謬誤之處,不啻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大百科全書。近代國際學術界研究敦煌蔚然成風,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名「敦煌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