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1_98
|
大昭寺 西藏拉薩 |
|
|
大昭寺覺康大殿 |
|
|
大昭寺覺康大殿金頂 |
|
|
大昭寺覺康大殿法輪及雙鹿 |
|
|
大昭寺
da zhao si
譯名為lha ldan gtsug lag khang。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舊城區中心。是西藏現存年代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融合了藏、漢、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開創了藏式平川式寺院布局規範,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典範。七世紀中葉,吐蕃國王松贊干布(srong btsan sgam po,?~650在位)先後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及唐朝(618~907)文成公主。松贊干布特建兩座殿宇以供奉兩位公主帶入西藏的兩尊釋迦牟尼佛像,由文成公主選址、設計,藏、漢、尼泊爾各族工匠歷時一年,約於唐貞觀十五年(641),同時建成大、小昭寺,為吐蕃歷史上最早用於供佛的殿堂。二○○○年,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該寺原供奉赤尊公主所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不動金剛佛。據藏文古籍載,松贊干布逝世後,唐蕃發生戰爭時,恐唐朝奪回文成公主帶入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之等身像(藏語稱覺臥佛像),故密藏於大昭寺牆壁中。唐景雲元年(710),藏王赤德祖贊(khri lde gtsug btsan ,704~755在位)迎娶唐朝金城公主為妻,公主覓得覺臥佛像,即供奉於該寺,將不動金剛佛像移到小昭寺供奉。 該寺臨近拉薩河,相傳是填湖而建。最初為二層平頂的殿堂。明永樂七年(1409)格魯派宗喀巴(tsong kha pa)在地方首領資助下裝修覺臥佛像,並於該寺舉行為數上萬僧俗參加的正月祈願大法會,後成為每年之例規,稱為「傳大昭」或「傳昭大法會」。十七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和修繕,形成現有的規模與格局。 該寺坐東朝西,有二十多個殿堂。寺院外輪廓並不規整,但其主要建築山門、千佛廊院和主殿覺康大殿均在一條軸線上,四周有僧舍和庫房;其不對稱的排列,與漢式寺院的對稱格局迥然不同,屬藏式平川式寺院布局。 覺康大殿高三層。第一層東面正中殿堂供奉釋迦牟尼佛坐像。第二、三層檐下排列著一百零八個雄獅伏獸和人面獅身木雕,是中國古代木建築中罕見的承檐裝飾。第三層頂上四面各有一座歇山式鎏金銅瓦頂神殿,另有銅雕鎏金勝利寶幢、寶瓶、人面獸身像和法輪雙鹿等。殿內木質門框和廊柱滿施雕飾,其中門楣分段雕佛傳圖和供養天人像等。 覺康大殿為一密閉院落,中間是一空間寬敞的天井。圍繞天井四周是幾十個向內闢門的小佛堂,分別供奉無量光佛、彌勒佛、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宗喀巴及松贊干布、赤尊、文成公主等像,其中彌勒佛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分別位於南、北兩面。 圍繞覺康大殿一周為禮拜廊道,設有三百八十個轉經筒,為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最內側路線,稱為囊廊。廊道壁畫琳琅滿目,其中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具重要歷史價值,還有兩幅明代(1368~1644)刺繡的護法神唐卡,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寺正門外的小圍院內有立於唐長慶三年(823)用藏漢兩種文字刻寫的《唐蕃會盟碑》、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立的漢文《勸人種痘碑》及相傳為文成公主植的唐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