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9/5_1823
|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外景 河南洛陽 |
|
|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正壁造像 石 |
|
|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北壁列龕 |
|
|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北壁造像龕 |
|
|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窟頂 |
|
|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
long men shi ku di 1443 ku gu yang dong
位於龍門西山南部,開鑿於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至孝明帝(515~528在位)時期,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洞窟。平面呈「U」形,穹窿頂,寬6.9公尺,高11.1公尺,進深13.55公尺。正壁(西壁)造一佛二菩薩,主尊像高4.85公尺,帶圓形頭光與蓮瓣形舉身光。舉身光四層,內層為一圈供養菩薩,中間兩層為跏趺坐化佛,外層為火焰紋。頭光四層,內層為單瓣蓮花,其次依序為飛天、跏趺坐化佛、飛天。佛像高肉髻,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內著僧祇支,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方座之上。座前獅子上存「貞元十年(794)」、「貞元十四年」的題記;兩側為菩薩立像。西壁小龕編號一百四十九個,北壁小龕編號三百四十一個,南壁小龕編號二百一十七個,窟頂小龕編號一百五十七個。 古陽洞為龍門石窟中北魏(386~534)王室發願開龕最集中的地方,共分為三期工程。第一批為圍繞孝文帝開窟展開的工程,主要功德主有北海王元詳及其母高太妃、齊郡王元祐、安定王元燮、侯太妃、楊大眼、丘穆陵亮夫人,還有一些地方官吏、僧侶,如魏靈藏、孫秋生、比丘惠珍、比丘慧成等。這些龕像占據了三壁與窟頂,龕形多為圓券龕、盝形龕,造像以釋迦禪定像、交腳彌勒菩薩坐像為主。主尊通常帶二脇侍菩薩,《維摩詰經》中文殊、維摩詰的形象在龕楣兩側多有運用。 第二期為孝明帝時期,從脇侍菩薩的蓮花座以下繼續向下開鑿。南壁增加一層大型佛龕,北壁增加兩層。此期造像與龕形延續了前期,紀年多為熙平(516~518)、神龜(518~520)、正光(520~525)、孝昌(525~527)時期。唐代(618~907)時利用北魏於北壁開鑿的大龕造像,為第三期。 眾多發願人的開鑿使得古陽洞內大小龕窟層層疊疊,年代較晚的龕像往往將之前的龕像打破,破壞其原有的整體感。其中北魏重點龕像有北壁的魏靈藏龕、楊大眼龕、元詳龕、丘穆陵亮夫人龕、比丘慧成龕。此外還有比丘道匠龕,尖拱形龕楣刻七佛,龕內造像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司馬解伯達龕,圓券形龕楣刻童子牽花繩,內為釋迦牟尼佛跏趺坐像與二脇侍菩薩,惜釋迦牟尼佛像被盜鑿。張元祖妻一弗龕,為一尖拱小龕,內為一弗二菩薩造像一鋪。 位於南壁的有比丘法生龕、比丘惠珍龕、孫秋生龕等。此外還有元祐龕,為一圓券大龕,圓券形龕楣刻鋪首銜花繩,內為交腳彌勒與二脇侍菩薩。鄭長猷龕,為六個圓券龕,龕內原各有一尊彌勒像,惜多被盜鑿。元燮龕,為一歇山頂仿木構屋形龕,內為一交腳坐佛二弟子二菩薩。 窟頂諸龕中重要的有馬振拜龕,為一盝頂龕,頂部中央刻博山形香爐及供養天人,內為一交腳彌勒二菩薩造像。侯太妃(賀蘭汗)龕,為盝形龕,盝楣裝飾帷幔與鋪首,內為一交腳彌勒二菩薩像。高太妃龕,位於窟頂中央,為一圓券龕,造像為一彌勒二菩薩像。古陽洞中諸龕的眾多題刻記錄了北魏貴族崇佛的歷史,同時體現北魏時的書法成就、碑刻風尚。被譽為書法典範的「龍門二十品」,該窟即占了十九品,為研究魏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
相關詞條: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魏靈藏造像龕,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北海王元詳造像龕,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丘穆陵亮夫人尉遲造像龕,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比丘慧成造像龕,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比丘法生造像龕,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比丘惠珍造像龕,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孫秋生造像龕, 龍門二十品,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脇侍菩薩像,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楊大眼造像龕,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龕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