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9/5_1774
|
龍門山伊水兩岸 河南洛陽 |
|
|
龍門石窟西山 |
|
|
龍門石窟東山 |
|
|
龍門石窟外景 |
|
|
龍門石窟第712窟蓮花洞外北側 |
|
|
龍門石窟
long men shi ku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伊水兩岸。其地伊水南北貫流,斷山為東西,夾岸對峙,形成天然門闕,古稱「伊闕」。由於地處洛陽帝京之南,又名「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與雲岡石窟前後相續,歷經隋(581~618)、唐(618~907)、北宋(960~1127),延續四百多年,在北魏(386~534)和唐朝均是皇家開窟禮佛的聖地。龍門石窟開鑿於石灰岩斷面上,質地堅硬細密,宜於雕刻且不易風化。大小窟龕密如蜂房,現存窟龕二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二千八百四十餘品,石刻佛塔六十餘座。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北魏時期所鑿洞窟集中在西山,約占龍門窟龕造像的三分之一。代表性洞窟有古陽洞(第1443窟)、賓陽中洞(第140窟)、蓮花洞(第712窟)、魏字洞(第1181窟)等。北魏洞窟平面多呈馬蹄形、方形,窟頂雕飾簡樸大方;其中古陽洞是開鑿最早,保存造像題記最多的一個洞窟。窟內四壁及窟頂雕滿大小佛龕,且保存有較多的造像題記,被譽為北魏書法典範的「龍門二十品」,即有十九品見於該窟。佛龕雕飾精美,龕楣分尖拱及盝形等形狀,再配上浮雕、線刻坐佛、飛天、化生及維摩詰變相、佛傳故事等,飾以忍冬、卷草、蓮花、葡萄、纏枝等圖案。龕下女供養人行列,身材修長的人物造型,明顯受到南朝(420~589)人物畫風的影響。正壁中央主佛結跏趺坐,作禪定印,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是北魏晚期流行的秀骨清像風格。 賓陽洞位於西山北部,分為北洞(第104窟)、中洞(第140窟)和南洞(第159窟),是同期開鑿的一組洞窟,習稱「賓陽三洞」。中洞和南洞始建於北魏正始二年(505),乃宣武帝(499~515在位)為高祖和文昭皇太后所營建;北洞開鑿於永平元年(508),是為宣武帝營造的石窟。到北魏分裂時,僅中洞完工,南洞和北洞隋唐兩代補鑿大量龕像。賓陽中洞為平面方形的殿堂式大窟,造像為分刻於三壁的三世佛,全窟計有十一尊大像。主尊釋迦牟尼佛坐像,面相清俊秀美,代表了典型北魏造像風格。前壁窟門兩側有四層精美浮雕,其中珍貴的皇帝禮佛圖及皇后禮佛圖,於一九三○年代已被盜走流失美國。三洞窟頂的蓮花飛天裝飾、壁面下層的神王像,均為北魏遺存。 蓮花洞開鑿於北魏孝明帝(515~528在位)時期,因窟頂浮雕巨大蓮花而得名。窟內平面呈縱長方形,穹窿頂,窟頂中央的蓮花直徑達3.6公尺,外圍有六身飛天圍繞飛翔。正壁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立像一鋪,惜頭部、手部多有殘損。目前存刻經三方,窟內兩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一無年款,推測為北魏所刻;一為武周久視元年(700)皇甫元亨所刻。另有一《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刻於窟外北壁上方,為武周如意元年(692)佛弟子史延福所刻,是中國現存該經最早的石刻本。 唐代開鑿洞窟約占三分之二,以西山的奉先寺(第1280窟)、潛溪寺(第20窟)、敬善寺(第403窟)、萬佛洞(第543窟),東山的看經寺(第2194窟)、擂鼓台三洞(第2050、2055、2062窟)等為代表。造像主上有皇帝、百官,下及僧尼、百姓。奉先寺,原名為大盧舍那像龕,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的露天摩崖造像,由唐高宗(649~683在位)所建,武則天(684~705在位)曾捐資助其開鑿。主像盧舍那佛,面容豐滿圓潤,莊嚴典雅,寧靜祥和,堪稱龍門石窟雕像中最精美的藝術傑作,顯示了唐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和皇家石窟的恢弘氣派,也反映了大唐帝國強盛的國力。 賓陽南洞為北魏開鑿、唐代竣工。正壁的一鋪五尊大像,為唐太宗(626~649在位)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為追悼亡母長孫皇后所雕造。主尊面相方額廣頤,頭作高肉髻,刻漩渦狀髮紋;胸部隆起,內著僧祇支,胸間束帶,外披雙領下垂袈裟。主尊和兩側二弟子及二菩薩像造型與服飾均顯厚重,仍存北魏遺風。此為上承北魏剛健雄偉、下開唐代生動活潑風格的過渡形式。南洞是初唐造像藝術的重要代表,在研究中國雕刻藝術風格和造型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北洞主要雕像皆為初唐(618~712)雕造,正中主尊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於六邊形須彌座上,座底部每面雕刻有力士像;另有永徽至調露年間(650~680)的優填王像龕。 萬佛洞竣工於唐永隆元年(680),為比丘尼智運等為高宗、武則天祈福而開。因南北兩壁雕刻一萬五千尊佛像而名。窟內雕刻內容以西壁阿彌陀佛為中心,另有供養菩薩、飛天、伎樂等,完美體現西方阿彌陀淨土的莊嚴、美妙與和諧氣氛。 看經寺係一石窟寺院,有東山第一大窟之稱。窟平面方形,中央設壇。窟內精華為自南壁向東壁、北壁依次排列的二十九身羅漢浮雕像,身高皆在1.8公尺左右;著袈裟,分別持蓮花、經卷、念珠或其他法器,面部表情刻劃生動傳神,是中國大型禪宗西土祖師像群中最完備者,反映出唐代禪宗信仰的興起。 擂鼓台三洞為東山另一重要的石窟區。南洞為方形平面,穹窿頂,窟頂殘存蓮花,四壁刻千佛。窟內中心設壇,原像已失,現壇上的一尊唐代坐佛為後來移入,原供奉於洛陽寺院。佛像結跏趺坐於方形束腰座上,頭戴寶冠,飾七寶項圈,臂腕戴釧,著袒右袈裟,手施降魔印,樣式與玄奘大師記述的摩揭陀國菩提瑞像一致。這尊瑞像經王玄策摹寫回國後,曾在長安、洛陽「道俗競模」,今四川仍有遺存。中洞窟門外上方題刻「大萬伍千佛像龕」,窟內東壁半月形壇上為一佛二菩薩造像;四壁及窟頂亦刻滿萬佛圖像,共一萬零一百二十八身,均結跏趺坐,施禪定印;萬佛下方為依據《付法藏因緣傳》所刻的二十五身羅漢浮雕像。北洞平面為馬蹄形,窟頂中心為二重蓮花,四身飛天環繞飛翔;窟內三壁設壇,佛像嚴重毀損;門內壁存有多臂菩薩浮雕。 龍門石窟中的優填王造像,多至七十餘尊,為其他石窟所罕見。推測乃依據玄奘從印度取經帶回造像而摹刻,造像具有很強的形式化,線條極簡,主要分布在敬善寺、賓陽洞、萬佛洞等處。 龍門保存有珍貴的書法藝術文化瑰寶,碑刻題記二千八百餘品,其中有紀年題記有七百零二品,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即出於此,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位於賓陽中洞與南洞之間的《伊闕佛龕之碑》,又名褚遂良摩崖碑,刻於唐貞觀十五年(641),碑通高4.86公尺,寬1.92公尺,螭首,龜趺,岑文本撰,褚遂良書。碑文為魏王李泰為其母文德皇后長孫氏造像的發願文,楷書三十二行,行書五十一字,全文約一千八百餘字。碑體清秀端莊,瘦勁有力,堪稱為傳世珍品。
|
相關詞條: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第1443窟古陽洞, 龍門石窟第2194窟看經寺, 龍門石窟第712窟蓮花洞, 龍門石窟第1181窟魏字洞, 龍門二十品, 龍門石窟第104窟賓陽北洞,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 龍門石窟第159窟賓陽南洞,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帝后禮佛圖, 龍門石窟第712窟蓮花洞窟頂, 龍門石窟第1280窟奉先寺盧舍那佛像, 龍門石窟第20窟潛溪寺, 龍門石窟第403窟敬善寺, 龍門石窟第543窟萬佛洞, 龍門石窟擂鼓台三洞, 龍門石窟第2050窟擂鼓台南洞菩提瑞像, 龍門石窟賓陽洞, 龍門石窟第712窟蓮花洞佛龕, 龍門石窟第1609窟皇甫公窟, 龍門石窟第543窟萬佛洞佛及脇侍菩薩像, 龍門石窟第1280窟奉先寺, 龍門石窟第2055窟擂鼓台中洞三尊像,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佛坐像, 龍門石窟第159窟賓陽南洞佛坐像, 龍門石窟第2194窟看經寺羅漢像,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藻井, 龍門石窟第140窟賓陽中洞立佛及脇侍菩薩像, 武則天, 褚遂良, 伊闕佛龕碑 褚遂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