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七 卷 別:建築
頁 碼:1/1_380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臺灣高雄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及佛光大佛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及佛光大佛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內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內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內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內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內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內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禪畫禪話浮雕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禪畫禪話浮雕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fo guang shan fo tuo ji nian guan

位於臺灣高雄市大樹區,與佛光山寺毗鄰。二○○三年舉行安基典禮,二○一一年落成。一九九八年星雲大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 dga' rdo rje rin po che),感念佛光山寺長期為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臺灣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是為建館緣起。
 佛陀紀念館坐西朝東,中軸線上自東而西依序有山門、禮敬大廳、本館及佛光大佛,禮敬大廳與本館之間設成佛大道、萬人照相台及菩提廣場,兩側以南北長廊銜接。成佛大道兩側立八座塔,菩提廣場南北兩側有十八羅漢像,本館前兩側為八宗祖師像,山門前南側設問道堂,建築群南北分設靈山和祇園。整體布局,左右均衡對稱,以主體建築本館為中心,向前後安置建物,形成「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壯麗布局。
 佛陀紀念館是一座融和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具有文化與教育、慧解與修持的功能。本館乃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外觀造型仿印度窣堵波的崇高,兼取印尼婆羅浮屠的方正規整,四個角隅處矗立四座護塔,又似印度菩提伽耶大菩提寺挺秀,雖融合多種形制,又具現代特色。四座護塔稱四聖諦塔,分別供奉大悲觀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願地藏菩薩、大行普賢菩薩,故分別稱觀音塔、文殊塔、地藏塔及普賢塔。本館底層四周高牆圍繞,彷如歐式城堡,正面中央再加築兩重抱廈,作為玄關入口,整體外貌宏偉壯觀。本館四角隅下方設有四十八座地宮,收藏具有當代性與紀念性的文物,設計每百年開啟一座,讓後世子孫藉以了解先人的歷史文化。塔剎內設藏經閣,奉納百萬人抄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本館內部設三殿、四常設展、大覺堂及展覽廳等。其中三殿分別為普陀洛伽山觀音殿、金佛殿及玉佛殿。普陀洛伽山觀音殿主要供奉千手觀音菩薩立像,四周壁面光潔明鏡線刻三十三尊觀音。金佛殿內供奉泰國僧王所贈金佛,象徵南、北傳佛教的交流與融和。
 玉佛殿內供奉以緬甸珍奇白玉雕成的臥佛,佛右脇而臥,右手屈肱托首,左手輕置左腿,呈吉祥臥姿。臥佛兩側各有一株娑羅樹,一如《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所稱:「爾時世尊,娑羅林下寢臥寶牀,於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於是時頃便般涅槃。」佛左右兩側壁面各有一幅彩色玉雕,分別象徵東方淨琉璃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殿內兩側以香木浮雕世界各國不同形制寶塔,蔚為塔林。據經典記載,佛陀滅度前,曾囑咐弟子,涅槃後,可收撿舍利,於十字路口建塔供奉,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憶念佛陀的教化。臥佛上方供奉佛陀真身舍利,臥佛與兩側彩色玉雕之間有星雲大師所題楹聯:「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至今才見如來身。」
 八塔分別稱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八塔形制相同,為方形七層樓閣式,高38公尺。塔立在正方形的塔基上,塔身每層均設有白色的平座欄杆,攢尖頂上置金色寶珠,頂覆金黃色琉璃瓦。
 南北長廊內側黑色花崗岩上鐫刻千家寺院及百萬人士建館芳名錄,其間穿插線條優美的菩薩手印;此外還鐫刻名書法家所書星雲大師著《佛光菜根譚》及佛陀行化本事浮雕、星雲大師所書〈佛經偈語〉。長廊外側牆面有禪畫禪話、護生圖浮雕。浮雕搭配墨寶,相互彰顯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也為佛陀紀念館增添善美的藝文氣息。
 佛陀紀念館軟、硬體設計皆如星雲大師所說:「融合古今、中印文化,展示手法結合尖端多媒體科技,先讓民眾喜歡,進而願意接受佛陀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