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十 卷 別:人物
頁 碼:19/1_347
釋星雲(1927~)
釋星雲(1927~)
 

釋星雲
shi xing yun

法名悟徹,號今覺、星雲。生於一九二七年。臨濟宗禪僧。江蘇揚州江都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寺禮智開上人披剃,並於棲霞律學院、焦山佛學院等處參學,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一九四九年至臺灣後,曾主編《人生月刊》、《覺世》旬刊、《今日佛教》等佛教刊物。一九五二年至宜蘭雷音寺(今佛光山蘭陽別院),成立念佛會、歌詠隊,創辦星期學校、幼稚園等,其弘法事業,於此奠定基礎。
 一九六七年於高雄大樹開創佛光山寺,致力於佛教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之推展。一生職志在於佛教文化事業之弘揚,創設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人間衛視、人間福報、普門學報等,建樹良多,為社會注入一股清流。勤於著述立論、興學育才、講經說法、推廣實踐,共創辦十六所佛教學院、四所大學、二十三個佛光緣美術館、海內外二百多個道場。其推動人間佛教的實踐,八宗兼弘,不拘一宗一派;弘法方式與時俱進,組織國際佛光會,是推動佛教國際化、現代化、生活化、藝文化、人間化、制度化的第一人。著作等身,有《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六祖壇經講話》、《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星雲日記》、《迷悟之間》、《人間萬事》、《人間佛教系列》等。
 其所創建的佛光道場,皆親自參與建築設計與內部功能規畫。高雄佛光山總本山大雄寶殿為典型的中國宮殿式佛教建築形制,前方是接待來山信眾的朝山會館,後方是如來殿,中軸線兩側有大悲殿、普賢殿、大智殿、地藏殿,為仿中國南方依山布局的四大名山配殿,另有大佛城、三千人齋堂雲居樓等,別具創意的現代化建築構思。
 佛光山世界各地的別分院建築景觀則一脈相承,如美國加州西來寺、澳洲臥龍崗南天寺等。二○一一年於高雄落成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呈現印度金剛寶座式的主塔,以及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整體宏偉格局。主塔的構思顯見出自印度菩提伽耶正覺大塔,而賦予四座護塔四聖諦塔之創新意涵,並結合原始佛教四聖諦,開展出大乘佛教四弘誓願理念,分別以四大菩薩命名為觀音塔、地藏塔、文殊塔、普賢塔。主塔前兩側中國樓閣式的八塔建築,益加體現星雲大師注重中、印佛教流傳的歷史脈絡,建設人間佛國淨土的慈心悲願。
 二○○八年星雲大師將個人著作的稿費及版稅所得三千萬元悉數捐出,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推展社會公益,陸續舉辦典範教師獎、真善美新聞貢獻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三好校園獎等。為了義賣募款,大師以視力模糊、雙手顫抖之老邁身軀,憑著堅忍毅力,發展出一氣呵成,一揮而就的「一筆字」書法。大師克服病痛及萬難,發心為充實擴大基金規模而執筆揮毫,因此佛光山世界各別分院道場發起「人間三好‧社會公益——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義賣,作為公益信託基金的經費來源。自二○○五年起先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佛光山、臺灣北中南等佛光緣美術館各館,以及臺北國父紀念館、北京中國美術館、菲律賓、香港、澳門、日內瓦聯合國等地展出,二○一一年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六度塔設置常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