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九 卷 別:石窟
頁 碼:7/3_812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外景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外景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北壁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北壁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南壁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南壁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北壁(局部)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北壁(局部)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龕像分布圖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龕像分布圖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
bing ling si shi ku di 169 ku

又稱天橋南洞。位於下寺窟群北端最高處,第171大像龕南側上方的懸崖上,為不規則的天然洞穴,寬約26.75公尺,高約15公尺,進深約19公尺,洞口東向,距地面約50公尺,是炳靈寺石窟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年代最早的洞窟。窟內周壁原布滿造像和壁畫,現據遺存加以編號計二十四個,其中大部分屬十六國西秦時期(385~431),少數屬北魏(386~534)。第1~9、14、16~18、20~23號為造像龕,存造像六十八身,為石胎泥塑和泥塑;第10~13、15、19、24號為壁畫,約150平方公尺。
 西壁造像分兩層。上層第18龕有十三軀單體造像,立佛有兩身,最高者4公尺,其餘均為禪定坐佛,造型多雷同,風格古樸,應屬窟中最早的龕像。下層有第16、17龕。第16龕內泥塑五坐佛、思惟菩薩、立佛等像,多數風化嚴重或殘毀。第17龕原塑一佛二菩薩,現僅餘右側菩薩像,高2.43公尺,戴錘狀耳飾,頭髮的刻劃細緻逼真,身形高大健壯。
 北壁留存造像較多,分為三層。上層有第1、2龕二坐佛像和東側近洞口處的第3龕一佛一菩薩一天王像。第3龕坐佛像著通肩袈裟,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其左側天王像的面部及服飾刻劃細緻生動。中下層有第5、8龕北魏泥塑二佛像、第4、6龕一佛二菩薩像、第7、9龕立佛像和第14龕三坐佛像。第7龕現殘存二立佛像,其中一身保存完整在北壁甚為突出,像高2.45公尺,面容端嚴,著通肩袈裟,陰刻細密的衣紋,裙裾兩層,站立作行道相。第9龕為三立佛像,與第7龕佛像具有相似之處。其中第6龕為窟中最為重要的造像,是帶半圓形背屏的一佛二菩薩泥塑像,榜題「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和「得大勢至菩薩」,為西方三聖題材。坐佛面部方圓渾厚,身形健壯,結禪定印,製作精美 。龕外側壁墨書題記紀年為「建弘元年(420)」,是中國石窟中現存最早的造像題記。
 南壁亦有三層造像。上層西端第23龕內塑五坐佛像,均作禪定印,面部含笑,身軀健壯威嚴;據佛像間「丙申(396)」題記推測,其年代應早於建弘元年。中層有第21和22龕,現分別有一佛一菩薩和二坐佛像。下層有第20龕,內泥塑坐佛五身,中間釋迦苦修像保存完好,兩腮深陷,肋骨凸出,結禪定印。
 窟內壁面和龕內有內容豐富的壁畫和彩繪。龕內壁畫保存較好的有北壁第3、6、7、14龕等。第6龕主尊無量壽佛的頭光及身光為圓形,分數層,繪八坐佛、十伎樂天、火焰紋及聯珠紋等。第14龕內遺存墨書《佛說未曾有經》,高0.7公尺,寬1.65公尺,文字五十三行。壁面多以說法圖和千佛圖為主。西壁下層第15、19號和東壁上部接近窟頂第24號均繪千佛圖,千佛層層排列,數量近千身。北壁的壁畫遺存較多,主要為最東側下層的第10~13號四部分。第11、12號主繪二佛並坐說法、一佛和一佛二菩薩說法圖等,以及目前中國石窟中年代最早的壁畫維摩詰經變相。從造像和壁畫題材上看,此窟內容受大乘思想影響,無量壽佛、釋迦、多寶佛、維摩詰經變相都是出自《無量壽佛經》、《法華經》等大乘經典。
 由於建弘元年題記的發現,此窟已經成為十六國西秦佛教藝術的代表洞窟,從而證實了中國西北地區存在早於雲岡石窟曇曜五窟的造像,為建立中國佛教造像的年代序列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惟其位置高險,難於攀登,因而免遭北魏太武帝(423~452在位)滅法之劫難,保存了十六國石窟的罕見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