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7/3_784
|
炳靈寺石窟下寺區外景 甘肅永靖 |
|
|
炳靈寺石窟唐代窟龕群 |
|
|
炳靈寺石窟北魏窟龕群 |
|
|
炳靈寺石窟唐代窟龕群 |
|
|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北壁供養人像之法顯及道聰 十六國西秦(385~431) 壁畫 |
|
|
炳靈寺石窟
bing ling si shi ku
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35公里處,黃河之濱的小積石山中。在黃河北岸兩山相對的峭壁間有一條溪流從大寺溝中流出,石窟群就開鑿在溝西岸的紅砂石崖壁上。 據《水經注》等記載,北魏(386~534)以前炳靈寺稱唐述窟,小積石山稱唐述山,是羌語「鬼窟」的意思。唐代(618~907)初期稱為龍興寺,後改靈巖寺,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為吐蕃占領,經五代(907~960)至宋(960~1279),「炳靈」之名始見於李遠的《青唐錄》,《宋史.吐蕃傳》也有「自炳靈寺渡河至青唐四百里」的記載。一說炳靈是藏語「仙巴本朗」的音譯,意為十萬彌勒佛洲或彌勒佛居住的地方,漢語意為千佛洞、萬佛峽等。 炳靈寺石窟由上寺、下寺和洞溝區共三部分組成,上、下寺相距約3公里,洞溝區位於兩者之間。上寺區遺留窟龕十三個,洞溝區八個。下寺區位於大寺溝寬闊部分的西崖上,窟龕最為集中,是精華之所在,包括下寺、大崖根、禪堂、老君洞、野雞溝、佛爺台等處,共有一百九十五個窟龕。炳靈寺石窟現存窟龕計二百一十六個,主要遺存為造像和壁畫。造像共八百一十五身,保存基本完好者占百分之七十。各朝代紀年的題記共六十多處。第169窟第6龕外壁上保存一方十六國西秦「建弘元年(420)」墨書題記,是炳靈寺也是中國最早的石窟造像題記,可知該窟為中國石窟唯一的十六國時期的紀年石窟遺存。第126窟門外頂端「大代延昌二年(513)」北魏曹子元題記、第64龕上部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張楚金題記、第148窟外唐開元十九年(731)崔琳等《靈巖寺記》等,也都具有重要意義。現保留壁畫近千平方公尺,年代為西秦(385~431)至明代(1368~1644)。明代重繪的藏傳佛教壁畫占全部壁畫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內容豐富,藝術水準較高。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炳靈寺石窟的開鑿集中在西秦至唐代,宋代以後新開窟龕和造像極少,多為修補和妝鑾。西秦窟龕是炳靈寺年代最早的石窟,現存第169窟,位於窟群北端距地面50公尺的崖壁上,地勢高險,與《水經注》中提到的「唐述窟」十分相似。該窟為一不規則的大型天然洞穴。窟內大部分龕像和壁畫屬於西秦時期,雕塑多為泥塑背屏式龕像,有泥塑和石胎泥塑兩種,依天然岩壁擇地塑造,分布較為零亂。造像古樸雄健,既有中國北方民族敦厚樸實的外貌特徵,又有犍陀羅和秣菟羅(Mathura)造像特點的痕跡。窟內壁畫分布於窟壁及龕壁上。由北壁說法圖、維摩詰經變相等,可以看出佛傳和變相的早期形式。供養人畫像中見有曇摩毗、道融、法顯等中外僧人的題名,對於研究早期佛教史甚為重要。 北魏時期,炳靈寺的開窟規模較前期大,共有九窟三十三龕,其中第124、126、128、132、146及172窟部分是此期的典型代表,第126窟有延昌二年曹子元造像銘。第126、128和132一組洞窟經過統一規畫,是開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三個大型洞窟。北魏洞窟絕大多數分布在中部及偏北段的中層,基本上是以第126和146兩窟為中心開鑿的,地點較為集中。第126窟周圍有第96~120、124、125、127、129龕和128、132窟,第146窟周圍有第140、144和145窟;佛像的特點已經擺脫了早期渾厚雄健的風格,為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帶所取代,注重裙裾裝飾性的褶皺處理,菩薩的帔巾多於腹部交叉或穿環交叉,整體造型俊逸瀟灑,雕刻精緻。 北周(557~581)和隋代(581~618)的窟龕遺存較少。第6、134窟和172窟部分塑像屬北周時期。第6窟正壁雕一禪定佛,兩側壁各雕一菩薩像,四壁彩繪千佛、本生等壁畫。造像以泥塑為主,突出的特徵是肉髻低平、臉形圓潤、身形較為健壯,菩薩下裙厚重如喇叭狀。造像有別於北魏晚期以來的清俊瘦削。第172窟佛帳木構主體置於距地面約1.4公尺高的木架平台上,帳內三面各列一佛二脇侍等組像,帳內外四壁貼壁紙,其上有明代繪製的藏傳佛教壁畫,為中國早期木構建築之珍貴遺構。 隋代洞窟有第8和82窟,以前者為典型。第8窟位於窟群南端,造像為泥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刻劃細緻逼真,壁畫水準高超。此期造像臉形趨於方圓,服飾寫實,身軀自然挺拔。 唐代是炳靈寺的造像盛期,所開窟龕數量占全部的三分之二以上,尤以唐高宗(649~683在位)、武則天(684~705在位)時期為多。初唐(618~712)洞窟在炳靈寺遺存極少,以窟群南端的第4窟為代表;窟內石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造像面形豐圓而秀麗,身形勻稱修長。初唐是炳靈寺開窟造像最為活躍的時期,代表洞窟有高宗儀鳳、永隆年間(676~681)的第51、52、53、54、64龕等。此期大多數以摩崖小龕為主。大型洞窟有第3、4、147等窟,小型洞窟有第91、92、93等窟,平面多為馬蹄形,低壇基,平頂。其中第3窟是形制特殊的大型窟,窟內正中雕鑿石塔一座,窟壁上開小龕。此期的摩崖小龕主要分布在下寺窟群的中部;如第49~58龕,位於窟群中部一字排開,規畫整齊,其中第51~54龕均有陰刻「大唐永隆二年(681)」題記。北端第171龕為摩崖大像龕,坐佛像高27公尺,龕前原有多層樓閣式木構建築,後毀於兵燹;此像雖經歷代修復,仍保有唐代特色,是中國少見的大型佛龕。盛唐後期的代表性窟龕有第137、153、154、155等,多位於第171龕大像龕的南側,中晚唐的洞窟有第9、10、11等窟,形制與前期大致相同。 初、盛唐時期造像以石雕居多,造像雕刻技藝高超,承襲了北魏以來的藝術表現趨勢,追求表現現實人物的生活情趣,菩薩、弟子描繪寫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晚唐造像的臉部則更趨豐腴,藝術水準不如前期。炳靈寺唐代窟龕中原均繪有壁畫,後因歷代重繪多遭損毀,現有第10、11、23、27等窟龕可供參考,其內容較為簡單,多為佛像的頭光、身光、華蓋、花朵、流雲、蓮枝等,繪畫形式自由活潑,構思巧妙。 唐肅宗寶應二年(763)隴右陷落,炳靈寺一帶為吐蕃占領,宋代以後此地的開窟造像活動大為減少,元代(1271~1368)藏傳佛教在此盛行一時。大部分窟龕的壁畫都經明代重繪,均為藏傳佛教內容,其中較為典型的造像為第70窟內的十一面觀音像,壁畫有第3、4、70、128、132、144、168、172等窟遺存,密宗題材豐富。繪畫強調白描勾勒,畫風嚴謹,著以石綠、石青、朱紅等顏色,顯得高貴淡雅。 炳靈寺位於古代絲綢之路的南道,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石窟的創建和造像樣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藝術在長安以西的流布與變革,其獨特的十六國石窟遺存加強了它在與敦煌、麥積山等石窟相互關係研究中的重要性。
|
相關詞條:炳靈寺石窟第184窟佛說法圖, 炳靈寺石窟第195龕佛爺台壁畫,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無量壽佛及脇侍菩薩像, 炳靈寺石窟第126窟,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龕像,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五佛坐像,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佛立像,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佛立像, 炳靈寺石窟第132窟, 炳靈寺石窟第172窟, 炳靈寺石窟第6窟佛坐像, 炳靈寺石窟第6窟菩薩像, 炳靈寺石窟第172窟佛帳, 炳靈寺石窟第3窟, 炳靈寺石窟第171龕彌勒大佛, 炳靈寺石窟第23龕, 炳靈寺石窟第27龕, 炳靈寺石窟第172窟, 敦煌石窟, 麥積山石窟, 炳靈寺石窟第169窟維摩詰經變相, 炳靈寺石窟第8窟, 炳靈寺石窟第70窟十一面觀音菩薩像, 炳靈寺石窟第132窟交腳菩薩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