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石窟
頁 碼:8/4_1386
麥積山石窟遠景
麥積山石窟遠景
甘肅天水
 
麥積山石窟西崖窟龕群
麥積山石窟西崖窟龕群
 
麥積山石窟立面圖(1976年山體加固維修工程以前)
麥積山石窟立面圖(1976年山體加固維修工程以前)
 

麥積山石窟
mai ji shan shi ku

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秦嶺山脈的西端,因山形狀如積麥,故稱麥積山。五代(907~960)《玉堂閒話》記載:「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六國共修,自平地積薪至于岩巔,從上鐫鑿其龕室神像。功畢旋旋折薪而下,然後梯空架險而上。」始鑿於後秦姚興元年(394),經北朝(386~581)、隋(581~618)唐(618~907)至宋(960~1279)歷代續有雕鑿。現存窟龕共計編號一百九十四個,造像七千二百軀,其中包括塑像三千五百一十三尊,石像二十五尊,千佛三千六百六十二尊,壁畫約900平方公尺。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開鑿於峭壁上,各窟間以棧道相連。分為西崖和東崖兩個區域。西崖窟龕年代較早,數量較多,早期窟多集中在西崖中部。東崖年代稍晚,大型窟龕較多。現存洞窟時代以北朝居多,共計一百四十九個,其中北魏(386~534)窟九十九個、西魏(535~556)十八個、北周(557~581)三十二個。隋唐窟現存較少,後經過宋代至明代續建,清代(1644~1911)重修了少數洞窟。主要窟形有崖閣窟、橫長方形盝頂窟、方形四角攢尖頂窟、馬蹄形穹窿頂窟、橫長方形人字披頂窟、方形平頂窟、單檐廡殿頂屋形窟、方形覆斗頂窟、敞口平頂窟以及圓券形龕等,亦有摩崖大像。第1、3、4、5、28、30、43、49、168窟外部雕作建築物的形式,第3、4、15、26、27、43、127、141窟內部雕作建築物室內結構,是了解北朝與隋代的建築形式、規制、構造以及建築裝飾的珍貴實物資料。
 麥積山石質疏鬆,不宜雕琢,造像以泥塑見長。北魏為石窟開鑿盛期,遺存也最多,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造像注重形體塑造的整體性,造型敦實、偉岸莊嚴,圖像樣式以寬肩厚胸為主要特點;題材主要是三世佛,可以年代最早的第74、78窟作為典型,時間上接近雲岡石窟曇曜五窟開鑿時代。北魏後期造像面相清秀、身材頎長,南朝陸探微所創秀骨清像成為麥積山北魏後期造像的主要風格。西魏統治時間較短,卻出現如第127、135窟平面橫長方形的大窟,塑繪精美,體現很高的藝術水準。造像承繼北魏晚期秀骨清像的風格,並有進一步的發展。佛與菩薩均著褒衣博帶式袈裟或交領襦袍,比例修長,面相清俊。現存北周洞窟多為中小型窟,也有規模巨大、氣勢宏偉的七佛閣,如第4、9窟。石窟平面多為方形,盝形頂或攢尖頂,四角雕出石柱,頂部有塑出的梁枋與之相接,交角處飾以蓮心,係模仿帳形建築結構。窟內三壁開龕造像,塑造精巧。北周造像呈現出新的風貌,佛多作低平肉髻,薄髮無紋,豐頤短頸,造型敦厚,形體飽滿;菩薩臉相圓潤,體態豐盈,與之前北魏的秀骨清像迥然不同。隋代造像延續北周樣式,並受到北齊風格的影響,造型結實厚重,刻劃簡練,技巧更趨高超。第165窟的菩薩和供養人是宋塑的佳作,比例勻稱。當地匠師在豐富佛教形象內在氣質的同時,加強了造像個性的塑造。
 石窟現存壁畫藝術精湛,其中尤以佛傳、佛本生和經變的表現引人注目。佛傳壁畫於北魏第115窟正壁、左右壁以及北周第4窟、隋代第5窟(牛兒堂)前廊頂部平棊殘存少許。本生故事主要有薩埵那太子本生和睒子本生,第127窟以窟頂正披和左右披的巨大畫幅表現了薩埵那太子以身飼虎的故事情節,雖然在克孜爾石窟、敦煌莫高窟、慶陽北石窟寺等石窟中也有相同題材,但該窟壁畫是同一題材中規模最大的一幅。睒子本生亦繪於該窟南披,為長卷式畫面,依據《佛說睒子經》描繪。經變畫包括維摩詰經變相、西方淨土變相、涅槃經變相、地獄變十王圖等,亦以第127窟為代表,情節複雜,規模宏偉,描繪精麗,在中國各大石窟中出現最早,且表現形式多樣,不拘泥於經文的規範,著重藝術表現,對研究大型經變的演變過程具有重要價值等。
 麥積山為中古時代南北交通要衝,地理位置上也使其對於中古佛教藝術的研究具有格外重要而獨特的意義。麥積山地近長安(今陝西西安),自後秦(384~417)起,北魏、西魏、北周均由朝廷、皇族直接主持修造,實際上代表著以長安為中心的北朝佛教藝術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