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石窟
頁 碼:8/4_1390
麥積山石窟第4窟前廊
麥積山石窟第4窟前廊
甘肅天水
 
麥積山石窟第4窟第7龕正壁坐佛、右壁弟子及菩薩像
麥積山石窟第4窟第7龕正壁坐佛、右壁弟子及菩薩像
 
麥積山石窟第4窟前廊左壁力士像
麥積山石窟第4窟前廊左壁力士像
宋代(960~1279)

高4.5公尺
 

麥積山石窟第4窟
mai ji shan shi ku di 4 ku

又稱散花樓、上七佛閣。位於東崖最上層。建於北周(557~581),經唐(618~907)、宋(960~1279)、明(1368~1644)重修。七間八柱單檐廡殿頂崖閣,仿木構建築,與千佛廊(第3窟)、石階梯道(第168窟)合為一個整體,距崖底地面相對高度約80公尺,是麥積山最高、最大、最精麗的一窟,也是中國各石窟中最大一座模仿傳統建築形式的洞窟。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載有〈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一文,稱「大都督李允信者,……乃于壁之南崖,梯雲鑿道,奉為亡父造七佛龕。」五代(907~960)時的《玉堂閒話》亦稱「有庾信銘記,刊於岩中」,鑒於此窟並未找到庾信的銘記,因此無法定論此窟是否為李允信所建七佛龕。但麥積山的七佛閣由此而著名。麥積山的七佛閣另有中七佛閣(第9窟),亦為北周所建,也有可能是庾信作銘的建築。
 此窟前檐原有八柱,現僅存兩邊端二角柱,高近8公尺,斷面為八角形。前部為單檐廡殿頂廊,寬3.5公尺,高8.75公尺,進深1.5公尺;正壁開方形四角攢尖頂帳形龕室七個,表現如大殿內並列七間佛帳的情形。前廊頂部雕平棊,現殘存五方。
 七佛龕內正壁均塑有坐佛,皆為宋塑明修,除了第3、5龕坐佛兩側塑菩薩外,其餘各龕坐佛左、右均塑弟子阿難、迦葉像。每個龕內左、右壁塑菩薩各三身,各龕三壁均有燒製的影塑千佛,為北周原作,分別存數十身至一百餘身不等,其中第1龕左、右壁菩薩僅存五身,且窟中央有宋塑立佛二身。各龕內存有明代壁畫。
 前廊正壁佛龕上方各塑帳形裝飾;壁面上部有飛天七方,左起第一、三、五、七方各有伎樂天四身,第二、四、六方各有供養天四身,均採用薄肉塑與壁畫結合的方式表現。飛天臉面手足均為薄肉浮塑,衣飾、飛花、流雲等則彩繪,形象生動、脫壁欲出。
 各龕之間壁面浮塑天龍八部,共八身,均作中國古代武士裝束,作金剛怒目之相,令人望之生畏。其中第2、3龕之間,第5、6龕之間,第7龕與右壁側角間,第1、2龕之間,第1龕與左壁側角間的五身保存完好,雖經後代屢次重修,仍可看出北周浮塑技法。天龍八部上方繪菩薩,第6、7龕上方繪佛傳故事,旁有數身飛天。
 廊左、右壁上部各開一耳龕,左壁耳龕內維摩詰坐像一身、弟子一身、天女三身;右壁耳龕內文殊菩薩倚坐像一身、脇侍菩薩一身、弟子三身,兩耳龕龕頂為傘蓋式,中心塑蓮花。兩龕相對,生動地表現了維摩詰經變,皆為宋代塑像,經明代重修。兩壁下部各塑一力士,為宋代所塑,高達4.5公尺,袒上身,束裙,怒目圓睜,姿態威猛。右壁下部外側鑿石洞,與第5窟相連。
 該窟題記豐富,由第3窟上登此窟棧梯旁崖面、該窟廊正壁第1龕左側帷幔上、第4龕上、右側、第1龕內左右壁、第2龕內右壁、第4龕內右壁、第5龕左壁、第6龕前壁門上、第7龕左、右壁、廊左側石柱裡側、廊右壁、外側石柱上均有題記,或為墨書,或為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