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雕塑
頁 碼:11/2_672
法隆寺觀音菩薩像
法隆寺觀音菩薩像
飛鳥時代(538~645)
樟木
高178.8公分
日本奈良生駒
 
法隆寺觀音菩薩像(局部)
法隆寺觀音菩薩像(局部)
 

法隆寺觀音菩薩像
fa long si guan yin pu sa xiang

又稱夢殿觀音。位於夢殿,為該殿主尊。雕造於七世紀。據《東院資財帳》記載此尊為「上宮王等身觀世音菩薩」。上宮王為聖德太子,意為與太子等身。從頭部至蓮台之蓮肉部分由整材樟木雕出,內部不刳空。面容較長,杏仁形雙眼,鼻大高挺,面帶微笑,頭戴山形寶冠,垂髮尾端卷曲,呈蕨手狀,具止利造像的特徵。一九五一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菩薩的寶珠形頭光以樟木雕飾卷草和火焰紋,而寶冠則以銅板透雕而成,細緻優美。此像著重於衣紋的表現,下襬左右對稱,交互相疊,向外伸展如魚鰭狀,因腰身修長,視覺上形成等腰三角形,給人一種安定感。從側面看,身軀扁平,略成「S」形姿,腹部稍微凸出,受到中國北魏(386~534)及朝鮮半島百濟(18 BCE~663)時期造像的影響。雙手屈臂於胸前,持火焰寶珠,面有鬍髭。
 此尊素來被稱為祕佛,以長匹白絹包裹,置於佛龕內,直到明治十七年(1884),才由美國的藝術研究家費諾羅薩(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和日本美術部長岡倉天心共同解開封印,將金色燦爛保存完好的雕像公諸於世,為飛鳥時代(538~645)的代表作。每年四月至五月以及十月至十一月供人參拜。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法隆寺, 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