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1_143
|
五台山牌坊 山西五台 |
|
|
五台山台懷鎮 |
|
|
五台山
wu tai shan
又名清涼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北隅,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屬文殊菩薩的道場,亦為一處漢藏並存的佛教聖地。其地周迴250公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峰頂平坦寬廣,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又因氣候清涼,無炎暑,又稱清涼山。 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道場,據東晉(317~420)佛馱跋陀羅譯的六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九所載:「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另唐(618~907)菩提流支譯《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亦稱:「世尊復告金剛密迹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中國),其國中間有山號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五台山最早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建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北朝時期(386~581)是五台山佛教第一個興盛階段,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曾親臨五台建寺。北齊(550~577)時寺院達二百餘所,為中國北方研習《華嚴經》的聖地。後經北周武帝(560~578在位)滅法,寺院毀壞殆盡。 隋(581~618)、唐時期是五台山佛教的鼎盛階段。隋文帝開皇元年(581),詔五座台頂各建一寺,至唐代寺院達三百六十餘所,時有律宗的道宣、華嚴宗的澄觀、法相宗的窺基、天台宗的湛然、密宗的不空、禪宗的趙州從諗及創作五會念佛的法照等高僧均至五台山弘法。相對於普陀山和峨眉山兩山的道場以禪宗獨盛,五台山卻諸宗兼弘,成了中國佛教首剎。時有來自日本、韓國、印度、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等國的僧侶至五台山禮謁,成為和印度靈鷲山媲美的佛教聖地。 元代(1271~1368)諸帝對五台山佛教特別尊崇。蒙古憲宗七年(1257)薩迦派五祖八思巴('phags pa)至該山朝禮文殊,忽必烈中統年間(1260~1263)金剛上師膽巴駐錫壽寧寺,是該山有藏傳佛教之始。為了懷柔蒙藏,明代(1368~1644)諸帝都大力支持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在五台山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五台山漢傳佛教寺院(青廟)和藏傳佛教寺院(黃廟)並存的基本格局。清(1644~1911)入關,在重視團結漢族的同時,也用黃教團結蒙藏,因此,進一步形成五台山漢藏並存、顯密兼弘的佛教特色。清順治皇帝(1643~1661在位)將五台山十座寺院改為藏傳佛教寺院,稱為黃廟。 據一九五六年調查,全山有青廟九十七處,黃廟二十五處。現存寺院有台內的顯通寺、塔院寺、羅●(目+侯)寺、菩薩頂、碧山寺、殊像寺、鎮海寺、金閣寺、龍泉寺等;台外有南禪寺、佛光寺、岩山寺、廣濟寺、尊勝寺、延慶寺等。台內以台懷鎮為中心,其寺院歷史悠久、建築瑰麗、造像精緻,蘊藏極其豐富的佛教文化。寺與寺之間,或一牆之隔,或分處街道左右,或以石道和台階相連。台外寺院距中心區台懷鎮較遠,但薈萃了唐、宋(960~1279)、元、明各代的建築、彩塑、壁畫、石刻等佛教藝術精華。
|
相關詞條: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岩山寺, 五台山延慶寺, 五台山金閣寺, 五台山南禪寺大殿, 五台山殊像寺, 五台山尊勝寺, 五台山菩薩頂, 五台山塔院寺白塔, 五台山廣濟寺大雄寶殿, 五台山龍泉寺, 五台山鎮海寺, 五台山羅●(目+侯)寺, 五台山顯通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