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三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50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北岩全景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北岩全景
重慶大足
 
大足北山石窟
大足北山石窟
 

大足石窟
da zu shi ku

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西南、西北、東南和東北的山區。共有石窟群七十四處,今存人物造像六萬身以上,伴隨造像出現的各種經文、榜題、頌詞、記事之石刻銘文有十五萬字以上。造像釋、道、儒三教俱全,從內容到表現形式都堪稱最具中國特徵的石窟藝術。重要的有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妙高山、舒成岩等十餘處。以北山和寶頂山最具代表性,反映了晚唐(846~907)、五代(907~960)至南宋(1127~1279)時期石窟藝術的發展面貌。一九九九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北山位於大足縣城西北2.5公里處,造像以佛灣為中心,其餘散布於觀音坡、佛耳崖、營盤坡等處。佛灣是大足縣較早創建的石窟群,始於晚唐景福元年(892),經五代至南宋紹興(1131~1162)年間為開鑿的全盛期,歷時二百五十餘年。除佛教造像窟龕,還有經幢、塔龕、官吏紀念像及石刻線畫等,由南至北共編為二百九十號,造像共四千三百六十餘尊。題材以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地藏、觀音、普賢、文殊菩薩為多。南北兩端多為唐代(618~907)和五代作品,中段為宋代(960~1279)作品。
 寶頂山位於城東北17.5公里處,造像以聖壽寺西北山谷中的大佛灣和寺東面的小佛灣為主,共有石窟摩崖造像十八處。雕鑿年代約在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歷時七十餘年。
 大佛灣是一條深幽的馬蹄形山灣,全長約500公尺,雕像密布在東南北三面石崖上或洞窟中,共編三十一號。造像內容前後銜接,題材無一重複。崖面大都鐫刻有標明題材內容的榜題和有關經文、頌詞、偈語等。造像圖文對照,題材內容明確。三十餘鋪造像,或據一經所造,或據多經所造,或據作者領悟而造。
 小佛灣即趙智鳳所創建的聖壽本尊殿遺址,其建造時間應在大佛灣之前。主要建築是一座大壇台,台上以條石砌成石壁,上搭梁架,頂蓋石板,內成石屋,形若洞窟;後於石壁鑿像,現存造像一千二百餘尊。
 小佛灣造像和銘文幾乎全屬密宗,是供觀想、灌頂、受戒、修密的道場。大佛灣將其擴大顯密圓融,造像內容囊括了佛教顯密二宗的基本教義和修持方法。
 石門山位於城東南20公里處,石窟造像分布在石門山和陳家岩兩地。石門山雕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1151),計十三窟龕,造像四百餘尊。內容包括釋、道兩教,佛教造像題材主要有藥師佛、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孔雀明王、訶利帝母等。
 石篆山位於城西南22.5公里處,現存造像主要分布在石篆山、千佛崖兩處。石篆山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1082),千佛崖據碑刻是明代(1368~1644)造像。石篆山共編十二窟龕,造像內容有釋、道、儒三家。佛教造像題材主要有大威德金輪熾盛光佛、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十王、誌公和尚、訶利帝母等。
 妙高山位於城西南37.5公里處。共編八號,均為宋代作品。除第2龕是釋、道、儒三教合一,其餘均為佛教造像,有華嚴三聖、觀音、地藏及羅漢等。
 大足石窟是中國石窟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造像題材包括釋、道、儒三教,其中佛教占百分之八十,三教中或單獨造像,或二者合一,或三者合一,此現象在中國其他地區石窟少有。就佛教造像而言,題材、樣式均體現了多個教派在此地的流行;其中有些作品還展現當時社會生活的生動場景,如大佛灣第20龕地獄變相之養雞女。其布局巧妙,特別是寶頂山石窟,具有統一規畫,布局嚴整的特點。造像豐富而不紊亂,充分體現出唐宋之際佛教造像藝術在四川地區演變發展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