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空和尚碑(局部) 唐建中二年(781)
 徐浩(703~782)
 楷書
 拓本
 陝西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  
                      |  |  | 不空和尚碑 徐浩全稱《唐大興善寺故大德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碑銘并序》。嚴郢撰文,徐浩書。此碑為弟子們為紀念先師不空和尚的行誼,立碑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大興善寺。不空和尚為唐代(618~907)譯經家、密教付法第六祖;師事金剛智,後遵師遺命,往印度求法,回國後深受唐玄宗(712~756在位)、肅宗(756~762在位)、代宗(762~779在位)等禮遇,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全文計二十四行,滿行四十八字。碑身中部有折斷裂痕,文字有殘缺。北宋元祐五年(1090),移至陝西西安碑林。bu kong he shang bei   xu hao
徐浩字季海。唐代書法家。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宰相張九齡之外甥。書法傳自其父徐嶠,書風豐滿圓融而有沉雄氣度,常應佛寺之請寫經書碑。此碑筆畫圓勁厚重,勻整端嚴,雄健爽利;結體微扁而開張,穩重而結實。徐氏碑刻存世者鮮少,此碑是其晚年楷書的代表作。
 參考釋文:
 遣中謁者齎   祝文祖
 以舍利起塔於舊居寺院和
 迹則時成佛之速應聲儲祉
 佛前受瑜伽最上乘義後數
 和尚和尚又西遊天竺師子
 中道迎善氣登禮皆答福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