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石窟
頁 碼:7/3_1141
莫高窟第220窟
莫高窟第220窟
甘肅敦煌
 
莫高窟第220窟東壁佛說法圖
莫高窟第220窟東壁佛說法圖
初唐(618~712)
壁畫
 

莫高窟第220窟
mo gao ku di 220 ku

位於南區。為殿堂式窟,開鑿於初唐貞觀十六年(642),宋(960~1279)或西夏(1032~1227)時該窟原有壁畫被覆蓋,以滿壁千佛圖代之。一九四四年,敦煌藝術研究所將窟內四壁表層畫剝除,露出原有的初唐(618~712)壁畫。一九七五年又對重層甬道進行整體搬遷,將底層壁畫剝出。
 現窟內甬道盝形頂中央畫四臂觀音一鋪,南、北披各畫跏趺坐佛四身。南壁正中開一方口龕,其內三壁均為中唐(756~846)壁畫,南壁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飛天,東、西壁為一佛二菩薩,西壁下方有吐蕃裝男供養人二身、漢裝女供養人一身;龕外上方有坐佛一身,兩側各一佛二菩薩畫像一組,皆為中唐時畫;龕兩側有供養人三身,五代(907~960)翟奉達墨書題記一則;龕外下方有供養人一組,正中為墨線勾勒的佛陀與比丘,兩側各有三身彩繪供養人,並有「大中十一年(857)」題記。北壁為五代繪文殊變一鋪,其東側為文殊菩薩,西側為觀音菩薩,其下有發願文一則、男供養人七身,畫於五代。
 主室為覆斗形頂,窟頂為宋繪蓮花團龍藻井,周圍飾垂幔紋。四披為宋畫十方赴會佛及千佛圖案。西壁開一平頂敞口龕,內為唐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清(1644~1911)重新修繕,現存僅北側弟子迦葉為初唐原作。龕頂為說法圖一鋪,中間主尊模糊,但周圍供養菩薩顏色鮮豔、姿態動人,四周有六身飛天圍繞飛翔。龕內西壁背光兩側各有一弟子畫像,南、北壁各有化佛一身、菩薩一身、弟子二身。龕外南北兩側分別有文殊變、普賢變壁畫一鋪。龕下方有初唐畫供養人七身,雖然較為模糊,但其間的「翟家窟」三字清晰可辨。
 窟南壁為通壁的阿彌陀經變一鋪。北壁為通壁的藥師經變相圖一鋪,其間有「貞觀十六年」題記。東壁上方有三尊佛像,當中一身倚坐,兩側兩身在蓮座上結跏趺坐,其間侍立六身脇侍菩薩,有貞觀十六年發願文榜題一方。門南北兩側為維摩詰經變,北側為文殊菩薩,南側為長者形象的維摩詰。此窟在唐(618~907)至五代間陸續修建,主要由翟氏家族經營,可能具有家廟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