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6/2_756
|
柏孜克里克石窟遠景 新疆吐魯番 |
|
|
柏孜克里克石窟外景 新疆吐魯番 |
|
|
柏孜克里克石窟外景 |
|
|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8窟斗四平棊 約五至七世紀 壁畫 |
|
|
柏孜克里克石窟
bo zi ke li ke shi ku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北約40公里、火焰山中的木頭溝河西岸斷崖上,即敦煌寫本《西州圖經》中的寧戎窟寺。約開鑿於五至十三世紀,是古代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現存洞窟最多、壁畫最為豐富、建築形式多樣的一處石窟群,是保存回鶻高昌時期(9世紀中葉~1209)石窟壁畫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遺址。柏孜克里克現已編號洞窟八十三個,大約四十個洞窟殘留有壁畫,面積約1,200平方公尺。壁畫除了佛教題材,也保存了部分摩尼教的內容。一九八二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石窟最早開窟的年代大約在五世紀,但是直到六世紀,在麴氏高昌國(499~640)王室的推動下,方逐漸繁盛起來。現存最早的洞窟是第18窟,屬於大型中心柱窟,前室及左、右、後甬道的下部在回鶻高昌前期重新修繪,僅後甬道上部和券頂完整地保存了早期的壁畫,即券頂繪斗四式平棊圖案,側壁繪著圓領通肩式袈裟的千佛,頂部和側壁交界以寫實的手法繪出檁、枋等建築構件。 唐西州時期(640~9世紀中葉),柏孜克里克成為佛教聖地,代表洞窟有第16、17、69窟等,洞窟形制除早期的中心柱窟外,出現了大型縱券頂長方形窟。這一時期在壁畫題材上主要是出現中原地區廣泛流行的大型經變畫,如觀無量壽經變、法華經變以及繪塑結合的涅槃經變等。流行於中原內地的線描技巧和壁畫風格進入高昌,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達到了高峰。 九世紀以後,柏孜克里克石窟成為回鶻高昌國的王室寺院。回鶻高昌最初信仰摩尼教,在占領西州不久,回鶻王就皈依了佛教,隨即在原有洞窟的基礎上,大規模的修建,並改建了許多由王室、貴族和侍者所鑿的寺窟,比較典型的有第20、14、31、33、34、39、41、82窟以及重繪的第9、18窟。從洞窟形制上來說,在原有長方形縱券頂式和中心柱式兩種主要窟形的基礎上,將中原地區木結構建築工藝和當地傳統的土建工藝結合,採取依崖鑿窟與土坯券砌相結合的建築方式創建了中心殿堂窟,即將中心柱窟的中心柱變成方形穹窿頂的殿堂,殿堂外保留供禮拜環繞的甬道,是回鶻佛教藝術中代表性的洞窟形制。 回鶻時期的壁畫題材比前期更加豐富,有諸佛、菩薩、大型經變畫、說法圖、千佛、供養菩薩行列、天龍八部、四天王、供養人和供養比丘、各種裝飾圖案等等,最為典型的題材是出現多種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因緣圖,其構圖方式往往在畫面中間繪製高達2公尺的大立佛,兩側從上至下分繪執金剛、菩薩、比丘、婆羅門、國王、商人等,背景根據情節加繪城池、宮殿、寺院、塔廟等場景,佛像高大,氣勢磅●(石+薄)B。 在題材內容上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是顯教和密教圖像同窟,摩尼教與佛教並存,中國傳統的神話故事與中原葬俗文化因素雜陳,充分顯示出回鶻高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色。由於受到回鶻高昌王室的支持,這一時期洞窟壁畫繪製高度程式化,布局嚴謹,造型以鐵線描為主要手法,剛勁流暢,用色富麗,佛像多用金箔,製作精美,反映出極高的繪畫水平。人物形象多取直立姿勢,端莊挺拔,具有回鶻人體格健壯的特點。洞窟中描繪的回鶻供養人像,注意表現不同人物的身分、民族、性別等特徵,惟妙惟肖,是古代壁畫現存於世的一批珍貴肖像畫。 十三世紀末隨著回鶻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柏孜克里克隨之衰落,成為民間寺院。自十五世紀當地改奉伊斯蘭教後,佛教寺院遭到嚴重破壞,塑像被全部推倒。二十世紀初,又屢遭列強洗劫,保存至今的主要是唐代(618~907)及回鶻高昌時期的洞窟和壁畫。
|
相關詞條: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諸侯供養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6窟回鶻家族供養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7窟西方淨土變相,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16窟佛說法圖,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33窟涅槃經變相之奏樂婆羅門,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天王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回鶻高昌王供養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比丘供養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31窟佛本行集經變相,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31窟回鶻高昌王供養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男供養人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