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五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756
鞏縣石窟全景
鞏縣石窟全景
河南鞏義
 
鞏縣石窟外景
鞏縣石窟外景
 
鞏縣石窟平面圖
鞏縣石窟平面圖
 

鞏縣石窟
gong xian shi ku

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東北10公里處大力山南麓,南臨洛河。共保存有洞窟五個,摩崖造像三尊,千佛龕一處及小龕數百個。是繼龍門石窟之後洛陽地區北魏(386~534)最大的石窟寺。第4窟外第119龕下保存有唐龍朔二年(662)所刻《後魏孝文帝古玄希寺之碑》,碑文提到孝文帝(471~499在位)於此創建玄希寺;明弘治年間(1488~1505)《重修石窟寺碑》中也提到「自後魏宣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大致可知鞏縣石窟始鑿年代約於景明年間(500~503)。一九八二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鞏縣石窟以五個洞窟為主體,開鑿順序及具體開鑿時間,據推測第1窟最早,第4窟次之,兩窟時間約與龍門魏字洞、普泰洞相近,即完工於胡太后被幽禁之前。第5窟和第3窟又次之,兩窟約當皇甫公窟迄路洞之間。另有一說認為鞏縣石窟大致始鑿於北魏熙平二年(517),正光四年(523)完成第1窟及窟外的兩個摩崖大龕,孝昌年間(525~527)末完成第3、4窟,第5窟始鑿於永安二年(529),時停時作,至永熙年間(532~534)完成。從唐(618~907)《後魏孝文帝古玄希寺之碑》中孝文帝於此創建玄希寺的記載以及石窟本身的規模、前壁雕帝后禮佛圖等情況來看,鞏縣石窟的開鑿、經營當和皇家關係密切。
 石窟群坐北向南,可分為東西二區,其中第1、2窟位於西區,第3、4、5窟位於東區。第1、3、4窟皆為平面呈方形的中心柱窟,窟頂鑿方格平棊,中心柱四面及窟內北、東、西三壁開龕造像,中心柱基壇及四壁底部浮雕力士、神王、伎樂,前壁為千佛和禮佛圖。
 其中尤以第1窟規模最大,雕刻最為精細,設計也最為複雜。窟內中心柱東面龕內雕彌勒菩薩像,其餘三面龕內均塑結跏趺坐佛,旁脇侍二弟子二菩薩。北東西三壁各開四龕,龕內主尊有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坐佛及維摩詰、文殊等。第2窟未完成即遭放棄。
 第3、4窟形制相類,北東西三壁中央各開一小龕,周壁布滿千佛。第3窟中心柱四面開單層龕,東面為彌勒菩薩,餘均為坐佛。第4窟中心柱四面開上、下雙層龕,下層東面為彌勒菩薩,西面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南、北面為坐佛;上層南面為彌勒菩薩,餘均為坐佛。第5窟為方形窟,三壁三龕式,東壁為彌勒菩薩,北、西壁均為結跏趺坐佛。窟頂鑿蓮花藻井。
 第1窟窟門外東、西側各有一摩崖金剛力士龕,在東側力士之東,有一佛二菩薩龕,其中東側菩薩已毀。在西側力士之西,原應對稱鑿有一佛二菩薩龕,現僅存一菩薩像。石窟最東面還保存有一處唐乾封年間(666~668)開鑿的千佛龕,石壁中間雕一較大坐佛,坐佛周圍整齊地排列小佛龕九百九十九個。
 從石窟造像的整體風格來看,鞏縣石窟造像明顯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是龍門石窟北魏造像秀骨清像的樣式,另一種是面相方圓、體態渾厚的新樣式。在石窟布局及龕像處理上追求精緻的效果,為北齊(550~577)石窟造像新樣式的出現確立了先河。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鞏縣石窟中心塔柱窟四面開龕,窟內正、左、右三壁開列龕,前壁浮雕禮佛圖的經典樣式被北齊皇家石窟北響堂北洞所繼承,可以說鞏縣石窟的設計,為響堂石窟的開鑿提供了直接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