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9/1_338
|
報恩寺圖 軸 清康熙二年(1663) 釋石谿(1612~約1692) 紙本設色 高131.8公分 寬74.4公分 日本京都左京 泉屋博古館藏 |
|
|
釋石谿
shi shi xi
俗姓劉。法名髡殘,字石谿,一字介丘,號白禿,自稱殘道人、電住道人。生於一六一二年,約卒於一六九二年。明(1368~1644)末清(1644~1911)初僧、書畫家。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以詩書畫聞名於世,為中國繪畫史上明末清初四僧之一。幼即學佛、好書畫。生平大事年考有諸說,據其友人錢澄之所著《髡殘石谿小傳》載:「師年二十七歲,自剃其頭」。清順治十一年(1654)從湖南至南京,於大報恩寺參與校刻《大藏經》,覺浪道盛禪師欲授其衣鉢,師以時局險惡婉拒。嘗遊安徽黃山,遊歷名山古剎,後參研禪學,並事奉蓮池袾宏為師。晚年多病,住持南京牛首山幽棲寺直至圓寂。 擅畫山水,宗法僧巨然,技法受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及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影響。善用以禿筆和渴筆皴擦,筆墨蒼莽荒率,氣韻渾厚,自成風格。書法學顏真卿,擅行草;工五言詩,常於畫作中題長詩或長跋,闡明禪學思想。《國朝畫徵錄》評價其山水「從蒲團上得來」,古拙奇奧,意境幽深,氣韻生動。 沉默寡言,品學高逸,一生勤奮,稍有空閒,不是誦經,便是登山作畫。嘗言:「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懶惰,若當得個懶字,便是懶漢,終無用處。」可見其為人及生活方式。世人將其與程正揆(青谿道人)並稱二谿;與石濤合稱二石。 傳世代表作品有清江一曲圖、仿大痴山水圖、蒼山結茅圖、春嶂凌霄圖、山寺秋巒圖、山水圖,藏上海博物館;江千垂釣圖等,藏山東煙台市博物館;山高水長圖,藏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松岩樓閣圖、蒼翠凌天圖、山齋禪寂圖,藏江蘇南京博物院;禪機畫趣圖、雨洗山根圖、層岩疊壑圖、山水圖、仙源圖、物外田園圖、臥遊圖、扶杖入山圖、溪閣讀書圖、垂竿圖、雲洞流泉圖等,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仿王蒙山水圖,藏北京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水閣山亭圖,藏安徽合肥安徽省博物館;山水圖,藏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報恩寺圖,藏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館。傳世書跡《致房居士尺牘》,藏臺灣臺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
相關詞條:釋巨然, 黃公望, 王蒙, 倪瓚, 吳鎮, 文徵明, 董其昌, 顏真卿, 釋石濤, 致房居士尺牘 釋石谿, 蓮池袾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