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5/1_338
|
安岳千佛寨石窟第56窟一佛四菩薩像 唐代(618~907) 石 四川安岳 |
|
|
安岳茗山寺石窟第1窟佛道合窟 明代(1368~1644)至清代(1644~1911) 高3.4公尺 |
|
|
安岳石窟
an yue shi ku
分布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境內的臥佛溝、雲居山、大雲山、厥山、箱蓋山、虎頭山等風景形勝之地。始鑿於唐(618~907),盛於宋(960~1279)。石窟龕像眾多,共有摩崖造像一百零五處,窟龕一千二百九十八個,造像二萬餘軀。其中以臥佛院、圓覺洞、千佛寨、毗盧洞、華嚴洞、茗山寺、侯家灣等處佛教造像最為集中。另有玄妙觀、木魚山、淨慧岩、塔坡、高升火佛岩、孔雀洞、庵堂寺等處。 臥佛院位於安岳縣北通賢區八廟鄉臥佛溝,共有大小窟龕一百三十九個,造像一千六百餘尊,雕刻在溝谷斷崖的南崖和北崖。北崖最重要的為第3龕釋迦牟尼佛臥像,該像全長23公尺,佛頭枕為扁形蓮花石枕,左脇而臥,不同於通常右脇而臥的姿勢。南崖現存唐代刻經窟十五個,刻經總面積約130平方公尺,約四十萬字,對於研究佛經版本具有很高價值。 圓覺洞位於安岳縣城東南的雲居山南、北兩坡。始鑿於唐代,現存多為五代(907~960)和宋代造像。因代表性洞窟圓覺洞內刻有十二圓覺像而得名。現存窟龕一百零三個,大小造像一千九百三十三身。造像內容以佛教為主,兼有少量道教與佛道合龕。佛教造像題材主要有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三佛、七佛、地獄變、千手觀音、淨瓶觀音、蓮花手觀音、明王、毗沙門天王、十六羅漢等。 千佛寨位於安岳縣城西北的大雲山。石窟開鑿於山的南北兩面,共有窟龕一百零五個,造像三千零六十一尊。年代集中於唐代至北宋(960~1127)。其中唐代造像以第56窟為代表,內為一佛四菩薩,均高3公尺以上。宋代造像以第96窟藥師經變相最為出色。 毗盧洞位於城東南的石羊場厥山上,據碑文推測開創於五代後晉天福年間(936~944)。共有窟龕二十個(含六個空龕),大小造像四百六十五尊,摩崖銘刻、碑記三十二通,曾是五代至北宋年間四川僧人柳本尊修行密法的主要道場。其中第8、10窟有柳本尊的造像,第8窟並雕刻有柳本尊的十煉修行圖。第19窟主尊為半跏趺坐於岩間的水月觀音,又稱紫竹觀音,是北宋石刻藝術珍品。 華嚴洞位於安岳縣城東南的箱蓋山上,據造像藝術風格判斷,造像最早為北宋,最晚為明代(1368~1644)。現存第1窟華嚴三聖窟和第2窟大般若洞,大小造像一百五十九尊。 茗山寺位於安岳縣城東南的虎頭山巔。現存窟龕二十個,共有造像六十三尊,碑刻十九方,石刻題記四處。造像主要為北宋早期,明、清(1644~1911)有所增補。造像題材體現了釋、道、儒三教合一的傾向。其中第5龕高6.3公尺之毗盧遮那佛像較有特色。第1窟佛、道合窟,窟內左側為明代刻毗盧遮那佛,右側為清代刻東嶽大帝。 侯家灣位於安岳縣城東南41公里的麟鳳鎮塔坡村。現存窟龕十五個,造像大約為中晚唐(756~907)作品,主要窟龕主尊多為倚坐彌勒佛。 安岳石窟代表性的洞窟開鑿於唐宋兩代。北宋中期以後,造像活動逐漸消歇,原活躍在當地的工匠遷轉於大足等地,因而安岳、大足兩地的石窟造像具有較為密切的關係。
|
相關詞條:安岳圓覺洞, 安岳茗山寺石窟, 安岳臥佛院石窟第3龕臥佛像, 安岳茗山寺石窟第5龕毗盧遮那佛立像, 安岳圓覺洞第10窟拈花微笑像, 安岳圓覺洞第14窟蓮花手觀音菩薩像, 安岳毗盧洞, 安岳毗盧洞第8窟, 安岳毗盧洞第8窟柳本尊十煉圖, 安岳華嚴洞, 安岳千佛寨石窟, 安岳臥佛院石窟, 安岳毗盧洞第19窟水月觀音菩薩像, 安岳華嚴洞第1窟彌勒菩薩像, 安岳華嚴洞第1窟辯音菩薩像, 安岳毗盧洞第19窟紫竹觀音菩薩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