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三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82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第4龕廣大寶樓閣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第4龕廣大寶樓閣
南宋(1127~1279)

重慶大足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第12龕九龍浴太子圖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第12龕九龍浴太子圖
太子像高90公分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主要洞窟示意圖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主要洞窟示意圖
 

大足寶頂山石窟
da zu bao ding shan shi ku

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東北17.5公里處。山頂有聖壽寺,石窟摩崖造像共十八處,以寺西北山谷中的大佛灣和寺東面的小佛灣為主。雕鑿年代約在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歷時七十餘年,由大足僧人趙智鳳承持晚唐(846~907)「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法脈,總體構思營造。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九年隨大足石窟整體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大佛灣是一條深幽的馬蹄形山灣,全長約500公尺,崖面高15~30公尺,谷口向西,造像密布在東南北三面崖石上或洞窟中,通編三十一號。大佛灣初建時稱廣大寶樓閣,造像題材無一重複,內容前後銜接。東崖以臥佛龕為中心,佛首邊刻太子降生圖、九龍浴太子圖,佛足旁造遇老病死圖,概括地表現佛傳;臥佛南側造千手觀音菩薩像,北側造孔雀明王像,兩尊均為密宗主要本尊,置於臥佛兩側,構成大佛灣造像的中心。
 南崖因入口分為東西兩段,東段造像由西至東依序為猛虎下山、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圖、廣大寶樓閣圖、華嚴三聖像、舍利寶塔、毗盧庵、千手觀音像、化城喻品圖。北崖造像在孔雀明王之西為毗盧道場,往西依序有父母恩重經變相、雷音圖、報恩經變相、觀無量壽經變相、鎖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及十大明王像。南崖西段由東至西依序有牧牛圖和圓覺洞。
 父母恩重經變相表現父母養育子女十種恩德之情節,並有不孝之人墮入地獄相對照;雷音圖刻風伯、雷公、電母、雲神、雨師等形象和受雷擊倒地、仰首望天的人物;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中圖文並舉雕刻佛今生、前世因地修行、行孝等十二組雕像。此三鋪造像榜題及經文表明孝為成佛之本,不孝之人墮入地獄或遭雷擊,報恩之大莫如成佛。
 觀無量壽經變相以九品往生為主,雕刻多組西方三聖接引亡者往生極樂淨土。鎖六耗圖中刻修行者懷抱一獼猴,喻心;蓮座下繩繫犬、鳥、蛇、狸、魚、馬,喻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地獄變相,上段以地藏菩薩為主像,旁列十王、兩司及侍者,下段雕刻刀山、鑊湯、寒冰、黑暗、截膝、糞穢等地獄景象。此三鋪造像與六道輪迴圖的內容相呼應,強調一切唯心造。
 南崖的圓覺洞牧牛圖和正覺像與北崖的毗盧道場相對。圓覺洞造像典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表現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覺行圓滿的菩薩,輪流於佛前問法,佛分別作答,授予十二法門之場面。牧牛圖借以牧人馴牛的經過,以牛喻心,以牧人喻修行者,表現修行者降服心魔,由凡入聖的漸悟過程。正覺像龕內刻佛半身像,佛頂有柳本尊化身像。
 大佛灣造像始之以六道唯心,終之以齊證圓覺,呈現修行者勤修戒定慧成佛的次第。造像岩面大都鐫刻有標明題材內容的榜題和相關經文、頌詞、偈語等。造像圖文對照,弘揚佛法、廣施教化,題材內容明確。
 小佛灣即趙智鳳所創建的聖壽本尊殿遺址,建時稱大寶樓閣,是大佛灣的相對稱謂,其建造時間應在大佛灣之前。造像內容有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父母恩重經變相和柳本尊行化圖等,題材與大佛灣相同。其主要建築是順山勢砌築的一座大壇台,台上全用條石砌成石壁,上搭梁架,頂蓋石板,內成石屋,形若洞窟,再於石壁鑿像,現存造像一千二百餘尊。石屋前立祖師法身經目塔,塔身遍刻經目、偈語,現存經目五百一十種,二千一百三十五卷,史料價值極高。遺址中還保存有伴隨造像出現的大量銘文和《寶塔圖記》、《唐柳本尊傳》、《恩榮聖壽寺記》等碑碣,均為研究寶頂山石刻的珍貴文獻。